孔子说“智者不必仁,仁者则必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但有德行的人一定有智慧。
假如一个人德才兼备,那自然是完美的,但现实中,真正做到德才兼备的人却很少,于是关于“德”和“才”到底哪个重要的争论也一直都存在。
有人认为“才”重要
说到“才”比“德”重要,肯定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曹操。曹操是第一个颁布“求贤令”的人,就是只要有才能的人,不论品行如何,都能举荐录用。原文如下: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藤、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也确实云集了很多人才,但其中德行不佳的也很多,比如郭嘉、贾诩、程昱、曹仁、许攸等等,然而这些人都才能出众,而曹操也物尽其用,让他们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最后割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地方,成为最强的诸侯。
有人认为“德”重要
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是著名的唯德是举的支持者。在他的名作《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话,非常精辟,也非常说明了他的立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德”是“才”的根基
其实两种观点都没有错,主要看所处的环境。曹操所处的时代,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当前最紧急的事情是,尽快平定天下,恢复一统,结束战乱,德才兼备固然是好,如果不能兼具的情况下,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挽狂澜于既倒。
而司马光所处的时代,相对比较和平安稳,即使边境时有战事,但并不影响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这时候需要有一些有德操的人才执政,如果无才之人执政,只会乱坏朝纲。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德”比“才”重要,曹操属于霸主,在他生前强如司马懿也不敢造次,但是他死后不多久,司马懿野心膨胀,最终蚕食了曹魏政权。宋朝宰相秦桧状元出身,自创“宋体字”,不可谓无才,然而堵塞言路,粉饰太平,最终遗臭万年。明朝内阁首府严嵩八岁史成诵,善为文,被称为“神童”,后来把持朝政,败坏朝纲,最终家破人亡。清朝权臣和珅,精明强干,又精通四书五经,是乾隆心腹,然而利欲熏心,中饱私囊,最终自尽而死。
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无德有才的人平步青云,并且得到善终的,比如汉朝开国功臣陈平,但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更多的最后都落得身败名裂,且无德有才之人,只能在特殊时期起到作用,并不能长久。因此“德”必然是“才”的根基,在大多数时期要比“才”更重要。
无“德”之“才”是可怕的
这几年我国大学生的犯罪率是很高的,前几年非常轰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杀人案等,这些人都深受高等教育这么多年,不能说是无才之人,然而却走上极端之路,令人扼腕叹息。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管玉清教授认为,学校教育的偏颇是导致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外部原因之一。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面对这种状况,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上严重弱化。
无论你在社会上扮演何种角色,无论你的学历如何,无论你有无才华,但起码不要丢掉“德”字,因为这是做人的基础,真正能够通过才智改变世界的人,或许有,但绝对凤毛麟角,更多的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如果用非常个别的案例来以偏概全,让“才”胜过“德”,那必将是可怕的。如果在“才”与“德”无法全面的时候,请始终保持你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