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间,因儿子一句这个牛肉不错引发的陈年往事。
牛肉是菜场里卖板栗姐妹俩其中一个那里代买的,一袋100 元,重量900 克,牛肉品质是不错,肉质细腻,口味纯正。
中午,儿子奶奶不知道吃啥,就拿了一包牛肉烧番茄,晚上还剩了一点,我下班回来就顺便热了,吃的时候儿子就说了一句:这牛肉还不错,我顺便来了一句,一袋100块肯定不会差啊!
儿子爷爷立马接过话,说:这牛肉不划算,还不如小湖菜场上买65一斤的那种。奶奶听了就不高兴了,说那个不好吃。爷爷听了回了一句:被人斩了冲头(被人骗)自个都不晓得。奶奶说了一句啥我忘了,只看到爷爷一边换鞋一边说:被人斩了大冲头,还当别人是好人。
结果就是奶奶来了一句:不高兴跟你烦,酸醋罐头(小里小气),然后是爷爷气鼓鼓出了门。
我在旁边看着他们拌嘴,我也不吭声,知道他们也就纯粹的拌拌嘴。
奶奶还没吃完饭,一边喝着粥,一边就讲三十多年前的陈年往事。
那时我还没进他们家门,因为老街上房子的面积太小,他们既要住人,还要在里面砌灶煮饭,听说一个角落还养过猪,那时候没有房子真的是苦不堪言吧!
正好听到隔壁邻居家准备卖一间半的房子,一间店面,后面还有半间可以住人,邻居家准备卖了房拿了钱去马路边砌新的砖房,因为窝在街面上娶媳妇有点困难。
邻居家那时候只有母子俩,邻居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又是个忠厚老实之人,儿子奶奶听说后,就很想买到他们家房子,就先去找了邻居的师傅,也是当时队里的队长。
队长很儿子奶奶关系也不错,为了达成这件事,就约了邻居到了队长家,三方人员面对面协商。
首先,儿子奶奶问邻居,你有没有心里价位,邻居说:有的,要价1280元。儿子奶奶又问,还有上下?(意思就是讨价还价)。对方说:有,但只有百来块来去。
儿子奶奶想了一下,最后对邻居说:这样,我不还你的价,再另外加100给你,最后连队长都笑了,卖家已经给了还价的空间,结果是买家反而给加价,这样的情况估计他们都是第一次遇到,当然最后是买卖双方欢喜成交。
最后房子是定下来了,在九十年代当时环境下,一千多也是大数字了,不能一下子拿出来那么多钱,但还得跟儿子爷爷商量,最后奶奶说了真话,被爷爷给骂得狗血淋头,儿子的爸爸也跟着一起指责奶奶。
当然,指责归指责,说出去的话不能收回,奶奶是太想得到那个房子,我能理解奶奶的心里路程,当时加价一是为了百分百达成买卖,二是也为了帮帮邻居,母亲没有赚钱的能力,邻居也刚刚出来学手艺,还没有正式赚钱的能力。
儿子奶奶拿到那个房子,街上的店面就可以扩大,她就可以用来做点小生意,我进他们家的时候,邻居家的店面就用做兑换面粉的生意,同时还带着卖豆油,生意一直都不错,到后来是种田的人少了,农田有的也被开发,换面粉的越来越少,就慢慢放弃那一块生意了。
儿子奶奶的格局我真的是自叹不如,如果当时是我在现场,估计我也就跟儿子爷爷和爸爸一样,只会想着还价,估计最后是买卖都很难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