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略)……现在我回想儿时过年过节的情景,已是恍同隔世了。有些风俗习惯现在早已绝迹多年,有些则是只有在《红楼梦》般的封.建大家庭中生活过的人才能知道。最近阅读丰子恺先生端午杂忆,使我联想到儿时家中一年四季节日的这些旧风俗习惯,现在写出,或许能够帮助年轻人了解一点中国的旧传统。
我儿时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中。我家是杭州的名门望族,几房人家世代聚族而居。不过,虽然大家住在一个墙门之中,但除了公用的门房、走道、厅堂之类以外,每房还有自己的小天地,与外界隔绝。我的曾祖父、曾祖母在世时,虽然我的祖父早就故世,但是他的兄弟还在,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四世同堂”了。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过年,因为那时有吃、有穿、有看、又有玩,真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
大年初一,早晨一睁开眼,不等我开口说话,保姆(即专门照看孩子的女.仆)就会将冷冰冰的桔子和干荔子塞进我的嘴中。这是因为“桔”和“荔”两个字是“吉利”两字的近音字。再加过年时放在果盘中的桔子是福建出产的,叫“福桔”,当然会带来福气,那就更为吉利了。于是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吃“桔荔”,正象征着整年都会大吉大利。
桔子和荔子是每年父母给孩子的果盘中必有的两件水果。果盘也叫岁盆,里边还装各种干果和糖果。除夕之夜,等我们孩子睡着了,母亲就轻轻地放在枕边,让我们第二天醒来时看见感到高兴,就好像外国人把礼物装在红袜子中,圣.诞前夕挂起来对小孩说是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一样。除了岁盘,母亲还在我们的枕下放一个红包,里面是压岁钱。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事先关照好,第二天醒来先吃什么,后吃什么,不可弄错。小的孩子弄不清,也记不住,于是就关照保姆按次序塞进我们的嘴里。记得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他的保姆长妈妈也在年初一一大清早给他嘴里塞进一片冷冰冰的桔子,可见这一习俗不只在杭州,而是在江浙一带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