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自己的心情很不好。
今天有情绪也不高,什么都不好,就什么都不想做,又在那里发呆。
发呆也不是个办法,就想落实自己那个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把学到的东东西表述出来。
自己就找了一个简单的章节,那些没有学明白的章节,想表述也说不出来。就不难为自己了。
每一章,会先说一下,这个是什么,什么样的东西符合标准,这个东西又包括什么?
每次看到这些内容,就很熟悉,但是在没翻开书之前,自己就一点都想不起来里面的内容。自己就很认真想,这个简单的表述,如果是自己学,会如何描述,又会想到什么。
自己会下意识的想,老师之前是怎么讲的,还是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跑,自己发现后,又要重新想。
自己以前试过这个方法,好像也会这样,自己以为自己想到的东西,就是自己的,就会感觉自己学会了。只是在那个特定场景下,会想起老师讲的东西,一合上书,又不记得讲了什么。
自己混淆了别人和自己的想法。认为记起的,就是自己的。很多思维方式其实还是老师的。但自己会认为用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但效果并不好,还是记不住。就感觉这个方法不好。
自己还记得,用这个方法,学了一个自己总是学不明白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分很多种情况,自己总是搞混。
自己就很认真的学了这个知识点,感觉当时学得可好了,学得可明白了。感觉这个方法很有用。
自己今天又看那个知识点,那几种情况,自己又不记得了,又分不清了。还要重新学。这样的学习,根本就没什么用。
学得明白,但就学不进去。这段时间,怎么学得,就会怎么“吐”出来。
自己当时应该是明白了老师的思路,明白了老师是怎么想的。就顺着老师思路去想,去做。当时是想明白了。但是这并不是自己的,时间长了,“老师思路”就会被自己“思路”所覆盖。所以就忘了。
自己始终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去学这个知识点,导致学这个知识点时,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个知识点自己是学过的;陌生的是,具体内容,自己又忘了。
想要用自己的思路去想问题,首先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分开。还要克制自己不要总想老师的思路。
以前在做笔记时,总是想不起来,老师是怎么讲的。现在不想用老师的思路了,想起的又都是老师讲的内容。就是这么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