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校园里,还是在职场中,那些成绩好,发展好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学习能力强。
而体现他们学习能力强的,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在于他输出多少、运用多少。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用起来,也就是输出。只有这样,我们学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但是很遗憾的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大多只是教我们输入,或者给我们造成一个误会,即输入越多越厉害。因此导致很多人轻视,或者不懂如何输出,这是很糟糕的现象。
那么,如何做好输出呢?
首先要知道输出都有哪些形式,一般分为两种:表达型输出和应用型输出。
表达型输出
所谓表达性输出,那就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1)口头表达
口头表达很好理解,就是把学习的知识讲出来,讲给别人听,其实这正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独创的“费曼学习法”。
费曼曾有一句名言:“如果你不能简单地解释出来,那你就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费曼学习法的精髓。
费曼学习法就是专门用来解决“学了却感觉没懂”这个问题的。它的核心就是“讲给别人听”。
例如说,今天学了一个新概念,你就要用简单的语言,把这个概念讲解给一般人听。
注意这里是不能用术语(当然要是用了,别人就更听不懂了),语言越简单越好。另外尽可能找一个对这个知识完全没了解的人,不然你不知道是自己表达能力好,还是对方理解力强。
在讲解过程中,你要观察听众的反应。如果听得时候满脸疑惑,那就说明你的讲解方式可能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
这样的方法多练几次,即便是讲解同一知识点,你会发现自己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和理解。
有时候,你确实没找到别人讲述,你也可以讲给自己听,例如说自问自答。
抖音里常常见到有些准司机在练车或者考试的时候,也会把每个步骤大声的说出来,这某种程度也是属于熟练运用费曼学习法了。
除了自问自答的方式,还可以自己说的时候录下来,然后自己在听回放,看看有没有哪些地方自己没讲明白。
2)书面表达
我们要承认,说话和写作诗是两回事。
例如说,你能把一件事情讲明白,但是让你写出来,却发现不知从何下笔。
有些人说,我只是不擅长写。
其实未必见得。
实际上是因为口头表达的时候,有一些不太科学、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并不会那么明显。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口头表达要简单容易一些,或者说严谨程度不如书面表达那么高。所以讲话的时候,我们都不太注意表达措辞,意思表述清楚,逻辑大差不差就可以了。
但当要变成写作,读者就会从语法、措辞、文笔、逻辑、框架等方面反复研读,也就很容易发现问题。
一个写得好的人,只要排除紧张情绪,他的表述还是逻辑顺畅、言之有物的。而平常说的时候看起来很流畅的,写的时候,往往就能看到表达的效果不佳。
因此,费曼学习法也是鼓励人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写出来,如果你能轻松地写出来,那就是学明白了。
应用型输出
应用型输出,即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将知识真正用起来。这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遵循一个叫做“33原则”的方法。这个原则不仅能让你在学习知识后真正应用起来,还能让你做到举一反三,将知识应用到多个领域。
“33原则”的第一个“3”是“至少用3次”。也就是说,你在学习了某种知识或技能后,一定要马上使用至少3次。通过这样做,你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使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例如你掌握了如何遍中国结,你立刻给三个同事编三个中国结,这样你不但收到他们的感动,还能很好的记住中国结的编制法。
“33原则”的第二个“3”是“举一反三”。也就是说,我们要抓住知识的本质,将其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中。这里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类比的能力”。
通过类比,我们可以把某种知识或方法应用到不同领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扩展。
刘润在《底层逻辑》书中就说过,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他举例说,青岛啤酒前董事长金志国,就是打比方的高手。
例如当他被问到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企业生命周期”的时候,的回答是这样的:
创业初期,公司就是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公司依靠什么?靠创始人。其他员工都是助手。
度过了创业期,公司就成了灌木,比草高大,发展良好。这时,公司要靠团队。
那公司再发展壮大,公司就是乔木,是参天大树了。公司再也不能靠创始人、靠团队,而是要靠系统。
类比就是让我们学会“举一反三”的核心思维方式。通过类比,我们可以把某种知识或方法应用到不同领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扩展。
比如从IT领域我们学习了“备份”这个概念,那么理财领域有什么类似的行为呢?那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生活工作中,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有B方案;农业上,备份就是就是一年不要只种一种农作物。
抓住了这个本质,我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这个方法。这就是类比的力量,也是举一反三的核心。
所以,学习能力强的真正体现就是输出能力。无论是通过表达型输出还是应用型输出,我们都需要不断练习、抓住知识的本质、实现知识的真正应用和价值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