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一篇文章里讲到了,我让张老板去抛币;他似乎非常迟疑。但是我没有等他来得及再问我什么,我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我开始等他抛币的结果,此时我内心想,他会听我话吗?
一会功夫,电话回来了。他告诉我:是字的一面向上。然后,我说,知道了。我告诉他说:你还是挂了电话,你再抛一次。然后把向上的那一面是什么,你再告诉我。
他有点不解。而且充满怀疑的说:白老师,你不是在逗我吧?我只管说我的:你再抛一次;然后把结果告诉我。我这一次,没有等他把话说完,我还是迅速挂断了电话。
等了好大一会。他的电话才打过来。然后声音很低,漫不经心的说道:白老师,是花的那面向上,字的那一面向下。你快说要干什么吧?别逗我了,我时间很紧张,我还有别的事呢。
我说,张老板,你不相信我?!我停了几秒钟,不再说任何话。电话那边,传来悉悉嗦嗦的声音,又夹杂着吧嗒的打火机声响。停顿了大约有20多秒钟。
这时候,传来浓重的普通话加方言。他说:我相信你呀白老师,不相信你,我会给你打电话吗?
我迅速地加重语气说:不。这一次你抛币,还是字的那一面向上。随后,又是一段停顿。电话那边传来一声嘀咕,咦,没开视频吧?我打的是电话呀。
这时候,我提高了音调和语气说:张老板,其实答案已经有了。
是你自己的运气来了,两次都是字在上面。说明,你只要接着再做下去,就会成功了。这就是我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时刻,决胜千里。
他说,白老师,你这不是在算卦吗?这可不是你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呀?我说:别急,张总,你要是想知道我是怎么判断的;是不是算卦。 你就要听我讲完,才有发言权。
我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于存在的基础上,谈发展。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怎么谈可持续呢?可持续发展是重视客观存在,是一种哲学思维,时刻拥有危机意识,提前筹划,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打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如果没有家庭;孩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不管你是抱养的,还是试管婴儿。孩子是需要在你的家庭里长大,才真正是你的。这也就是有些孩子走失了,虽然找到了;但是很难再融入到血缘关系的家。因为,孩子是属于家庭的。
如果没有后代,家族传承就没有意义;文化传承也会出问题。对于华夏文化与文明地传承来说,这是姓氏与宗族的繁衍过程中,在时间与空间中形成的一种结果。
姓氏宗族传承延续,要比种族传承和延续还具有发展意义。也就是说,家庭是存在,孩子是未来发展。如果没有家庭,就没有后代的传承和未来。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用心和爱,在家庭的基础上,去经营家庭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宗旨。谈可持续发展,不在乎基础有多差,就怕没有基础。孩子再小也会长大,小树苗再细,也有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企业再弱,也会有发展壮大的一天。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战略,是至关重要的;他是和理想、信念、毅力相生相伴的。
但是,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断修正的思维模式。可以指导理想的可实现性,拼搏奋斗的方向性,实力与基础评估等。可持续发展是让我们不再茫然;有正确方向,不再做无用功,或者走错路,背道而驰。
每个人从小都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正确指导人生发展、事业成功。每个企业也要从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正确指导企业发展,事业成功。可见,企业家和企业,是合二为一,密不可分的。经常有人说,投资就是投人,投团队。这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模式决定或左右着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模式。
对于企业家来说,往往缺乏危机意识。居安思危,这是辩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当企业和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自己并不觉得;但是局外人却看得很清楚。尤其是长期做咨询,做市场研究的人看得更清楚。关键是,你看清楚的东西,讲给别人,却没有几个人相信。怀疑是人的天性,也是天生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
但是,人性最薄弱的地方;往往是诱惑使人毁灭。怀疑使人错失良机,利益使人丧失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很多人说,一根筋的人;或者比较傻笨的人,还有比较憨厚的人;这些人,有时候反而却容易成功。为什么?
我接着说,生物界有一个天生的弱点。就是每个生物,都具有天生展现自己,或者炫耀技能的原始冲动。在灵长界中,我们人类男性表现得会更加明显。他们很容易把自己的意见和发现,讲给别人听。这时候,往往能听进别人话的人,比较相信比他学问高的人,这些人会很容易成功。
很多古代帝王都是情商高,智商并不是很高的人。我们都知道流传在民间的谚语,“这世界上,骗子往往会骗到聪明的人,淹死的基本都是会水的”。
张老板,这时候,不断地在电话那边应和,是的,是的。我明白了,以前总以为自己看得清楚明白,不佘不欠,不贷款,就可以了。现在看来,是自己没有眼界,看不到前面的路,应该怎么走。白老师,太谢谢您了,您接着说,我听您的。
但是,他会听我的话吗?是不是在应付我?反正就是咨询吗?
后来张老板和我又说了什么,张老板到底后来怎么样了?
(未完,待续。敬请加关注,第一时间会收到精彩的更新内容)
撰稿人:白云彦,硕士学位;学者专家。内蒙古翁牛特人,现居北京。专注人文经济、 社会科学、价值存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本文由白云彦原创,敬请关注、留言。
2020年10月,人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