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沟琴林家百年史中的大伯、二伯记忆,相对于几位堂哥来说,肯定是要比较少的。是片段的是碎片的。不过,在我这几位堂哥中,可能只有立志堂兄会去记录下家族的一些历程,其他三位,我认为他们都不会去记录。即便是有意与他们交流以回忆往事,他们也可能只是断断续续地讲述。也许只有在喝酒的时候,他们在某些话题的引导下,才会谈及家族中一些的记忆。然而,当我们将这些口述历史记录下来时,它们又可能会有所变化的。这一点,无论是国家的大历史,还是世界的历史,许多宏大的历史记载,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连片刻的记录都没有,那么百年之后,发生在沟琴、溪岑、溪顶这些水边的小人物的故事,一切都会逐渐被人们遗忘去。
我们这些后辈们,曾被先人们含辛茹苦送到学校读书,但在学校里,我们却从未被教导要记住关于那些自己先人的故事。因此,我觉得,在我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会断断续续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与这三条水边家族里人有关的一些生活点滴,以及我能记得或应该记住的一些人们。
在这些水边,有那些一些已故的人物,沟琴水边有阿加,阿朱奶奶、大伯、二伯……溪岑水边在我文德爷爷这边,福治奶奶、丽斌妹妹,还有姑丈文狮,阿姑阿NU,还有文贤叔公、玉治、表哥金华、金成、小泡等;在溪顶水边,有外公和外婆等等。这些人都是与我生命关系交织过最近的人。如果还能去追溯到的话,会不断的向外围,再去追逐我生命中许多难忘的人们,也会适当加以记录。
孔子当年站在水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前两年,二伯去世的那天,我也曾记录了一些与他相关的记忆片段。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那时我还在仙师读书,二伯听说学校发生了抢劫事件,很是担心。有一次,他在涵江陈桥经营鳗鱼场时,我特意去了他的工厂。后来,也因为这个鳗鱼场的事,他被关联了折腾了好几年都无法安宁。也是那次,是他第一次带我去笏石市场购物,然后一起回到上塘。几十年前的那些记忆已经在不甚清晰,算起来,那时候二伯的年纪,大约和现在的我相仿。
在我过去的几十年生活中,实际上,只有1987年小学五年级毕业前,我些一直稳定地生活在溪岑那个不通电的小溪水边的村子里。整整14年的童年时光,都是在没有电的夜晚中度过的。而从此之后的这37年,我一直在漂泊,从未在某个地方稳定地生活超过10年时间。
因此,我特别地怀着一种期待,希望自己在未来十几年的时间里,能够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过上平静的定居日子,不再水中萍草一样漂泊无依。如果可以的话,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我就会陆续记录下与我生命中有关的,在这三条小水边的百年家族史中的一些人物和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