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本身无所谓好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欲望,需用自控力去好好把握欲望的尺度,否则一旦欲望演变为贪欲,将会把自己烧伤,福楼拜著的《包法利夫人》深刻揭示了这一道理。
01 小说主要情节
主人公爱玛的父亲鲁俄老爹是一个小农场主,他为了让女儿融入上层社会,专门将她送去修道院接受教育,爱玛学会了弹钢琴和绘画,和她同学们一样喜欢上层社会的生活,但是却养成了不切实际的爱幻想习惯,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帮父亲打理农庄,父亲一条腿摔断打发人去请包法利医治,为爱玛和包法利相识制造了机缘,在包法利的第一个妻子去世后,他顺利迎娶了爱玛,那时爱玛幻想包法利就是自己想要的爱情。
可是婚后不久,她就开始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厌倦了包法利的愚钝和无能,侯爵邀请他们夫妇去参加宴会,和子爵的一番共舞,让她认定子爵才是她梦想的伴侣,加剧了她对包法利的失望之情和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因欲望得不到满足她变得消沉萎靡。
包法利以为是环境影响了爱玛的心情,所以举家搬迁至永维镇,他依然开了小诊所做他的医生,这个小镇各色人等俱全,有外表和善利益优先的药店老板奥梅、财迷心窍不择手段通过放贷谋利的布商勒乐、和勒乐勾结中饱私囊的公证人纪尧曼、巴结上司无所事事的税务员比内等,还有和爱玛一样不满足现状,渴望寻求改变的见习生莱昂。
爱玛的幻想和她的难以满足的欲望让她一步步走向堕落的深渊,结识了浪荡不负责任的莱昂,沦为风流花心的庄园主罗尔多夫的情妇,待到计划私奔时罗尔多夫背叛了她,因为压根他就没拿爱玛当回事,只把她当成他诸多情妇中的一个。
爱玛心灰意冷,几乎想到了死,愚钝的包法利听从奥梅的建议领着爱玛去卢昂看戏重遇莱昂,爱玛再次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做了莱昂的情妇,为了满足情欲不惜重金,挥霍无度,败光了包法利所有的家产。
受奸商勒乐的蛊惑,瞒着包法利签下一张张利滚利借据和期票,加上她的单纯和不善于算计,对勒乐言听计从,勒乐连哄带骗带敲诈让她倾家荡产,还背上了官司,爱玛最后不得不服砒霜自杀。
02 给我们的启示:正确把握自己的欲望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有了欲望才让人费劲心力努力去实现它,欲望给人带来不满足,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寻求进步,正如人类社会的进化一样,从农耕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从茹毛饮血到发明了光和电再到社会物质的富足,都是和人类欲望的逐步满足密不可分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度的欲望不但不利于事物的发展相反会助推事物的消亡,如人类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索取导致大气污染严重、雾霾频发,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导致地表下沉、资源枯竭等,人类不满足于原始社会的贫乏,但是我们更需避免因为人类欲望的无穷尽导致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
回到主人公爱玛,正是她一次次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沉迷于自己对上层社会生活的单纯幻想,不管不顾为了满足自己欲望所需付出的巨大代价,只看到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片刻美好,而不考虑因此带来的无法面对的后果,最后欲火烧身,没有退路,只有死路一条。
看完爱玛的遭遇,在痛恨她的不争气之余更感惋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就像是一个手举棉花糖做着公主梦的小女孩,活在王子公主的童话里不能自拔,但是现实中毕竟不像童话那么完美。
她无法左右出现在她身边的是王子还是豺狼,偏偏出现在她生命中的都是浪荡公子哥,她欲望难平,更糟糕的是她遇到了比她还贪婪的男人,他们只有对她的占有欲而没有一点同情和责任感,把爱玛逼向死亡的深渊,但是恰恰他们却都活得好好的,让读者不禁唏嘘不已。
作家福楼拜很喜欢他塑造的爱玛,认为她更像他自己,或许每个人内心都有属于自己不为外人所知的欲望,只不过大部分现实中人都学会了控制和把握它的强弱和方向,所以我们都按照世人的正常标准和期待平平淡淡地度过属于自己的一生,这也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