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浅谈傅雷
文/程玲燕
当读到资深新闻节目主持人夏磊评价《傅雷家书》为一本可复制的家庭之书时,我育儿的焦虑暂时得到了缓解。有法可循,依样画瓢,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启了阅读之旅。
《傅雷家书》的语言质朴无华,呈现了傅雷夫妇通过书信和儿子交流艺术、做人、生活等方面的点点滴滴,梳理了一下内容,大致可分为舐犊情深篇、艺术修养篇、社交礼仪篇、坚强独立篇、理财储蓄篇、学习方法篇……它真是一部家庭教育的百科全书。
可我迷茫了,好比见到满地珍珠,不知该将哪颗捧在手心。思虑许久,决定从傅雷先生给我留下的印象入手去谈吧。
读《傅雷家书》,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个伏案书桌、身体孱弱、苦口婆心的老人形象。而傅雷写下第一封书信时,是正值四十六岁的中壮年,去世时也不过五十八岁。
之所以脑海里有这样的印象,大概是以下原因,首先傅雷身体确实有恙,眼疾、腰痛、营养不良……五十二岁时已头发花白,神经衰弱,晚上不能工作。其次他在信中不只一次向聪道歉,表达年轻时脾气暴躁对聪造成伤害的忏悔,人常常陷入回忆,为过去而悔过时,是老去的表现,不是吗?第三,他像母亲对儿子般事无巨细地嘱咐,日日夜夜地思念,不厌其烦地教诲,处于人生壮年阶段的人怎会有这份耐心?
他时而是严厉的父亲,时而是细腻的母亲,时而是学识渊博的导师,时而是谦卑有礼的学生,时而又化身推心置腹的朋友。他是伟大的翻译家,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学修养,他为祖国培养了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他也是一位普通平常的家长,担忧聪的演出,教聪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经济上有困难和聪开口内心便隐隐作痛,告诫聪要学会辨识不同的人,提醒聪关注弥拉的感情需求……
他对聪的专业学习要求极其严格,“学习的计划必严格执行,切勿随意更改。”他教给聪科学的学习方法,“反对分散使用精力,坚决贯彻重点学习的方法。其次练习的时候要安排恰当,务以最小限度的精力与时间,获得最大限度的成绩为原则。”
他从不吝啬对聪的赞美:“想不到你有这么些才华,想不到你的春天来得这么快,花开得这么美,开到世界的乐坛上放出你的异香。”
他对聪的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至地关心,对聪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 “饮食寒暖要极小心,一点儿差池不得。比赛以前,连小伤风都不让它有,那就行了。”“怜子如何不丈夫,无情未必真豪杰”,年轻时的他由于家庭出身的缘故,脾气急躁,性格偏激执拗,给孩子和妻子带来很多的伤害,步入中年终于柔软,懂得温柔相待。
他关注聪的内心世界,精神上给予聪足够的理解和尊重: “孩子,以后随时来信,把苦闷告诉我,我相信还能凭一些经验安慰你呢。爸爸受的痛苦不能为儿女减除一些危险,那么爸爸的痛苦也是白受了。……爸爸还有足够的勇气担受你的苦闷,相信我吧!”“别怕我责备!也别怕引起我心烦,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苦闷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中国人有句古话,报喜不报忧。同事竟以此要求自家孩子,认为是在培养孩子独立坚强的品格。我实在不敢苟同,家是温暖的港湾,岂有将苦闷的孩子拒之门外的道理?
在聪面前,他放下长者的姿态,以一个学生的谦卑悉心求教,与聪交流讨论,并且表示要把国外先进的理念传达给国内的青年。
他像朋友一样,和聪交流对爱情,对婚姻的看法。对于中国式父子来说,交流彼此的感情问题几乎是一个不大好意思说出口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孩子在感情的路上独自摸爬滚打,独自迷茫无措。在儿子身陷感情的纠纷时,他很重视,他不仅现身说法开导儿子,还用生动的譬喻启示儿子,同时也会严厉的警告。“热情是一朵美丽的花朵,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著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成为现实,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而且他明确地告诉孩子处理感情的方法,“过去的罗曼史,让它成为我们一个美丽的回忆,作为一个终身怀念的梦……”
现在生活富足,孩子们要钱花钱很随意,如何合理支配金钱,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可以说影响一辈子。傅雷在理财储蓄方面,向聪提出了告诫:“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而且举例告知具体的办法:把每月的每一笔开支,分别装在信封内,写明“伙食”“水电”“图书”等等;一个信封内的钱用完了,绝不挪用别的信封内的钱,更别提前用下个月的钱。对于理财储蓄方面的教育,归根结底也是出于对聪身体的爱护,他不愿聪为了挣钱而去参加过多的演出。
他深切地思念着聪,渴望享受亲情的温暖。他不止一次催促聪及时回信,要求他在信中详细地说明自己生活、演出的方方面面,连小孙子毛衣的尺寸也要问得清清楚楚。“孩子,你明明知道你是我们的安慰,为什么轻而易举的事,这样吝啬起来呢?……因为没有你的信,我们做什么事都没有情绪,真是说不出的忧虑!”做父母的哪个不是如此,而年轻人总有些通病,鲜于沟通,对父母的需求关心置之脑后,应付了事。
最近看《小舍得》,张国立扮演得南建龙不顾复杂尴尬的家庭关系,抓住一切机会要求女儿带外孙、外孙女回家吃饭。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享受天伦之乐,是他们最大的幸福。可傅雷先生清楚地认识到,聪在国外成家立业,国内政治环境险恶,他很难有机会见到聪和凌霄。这份舐犊之情,令人动容。
他像个睿智的哲学家,寥寥数语将一个个道理深入浅出地讲给聪,也刻在读者的心里。“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讲过一个故事,她问一个数次进宫的少年犯,他父亲跟他讲过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他说不记得。他只记得,进监狱前,父亲说只能帮他到这一步了。李教授说,这位父亲没有把一种做人的信仰灌输给孩子。所以碰到事,这孩子没有底线。她告知家长,要唠叨,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将规矩刻在他的骨子里。
傅雷对聪说:“我是你的舵工……我做你忠实的舵手……我是你的拐杖”。掩卷沉思,我问自己,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是孩子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