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恒。
之前没事在逛知乎的时候,发现了这个话题,话题下有很多人发表了自己对废掉的看法。
不少人认为,废掉无非就是拖延,不自律,放纵之类行为的代名词,说这些的时候,还不忘记秀一秀自己的完美。
但我反倒觉得,有这些特性,难道不正是意味着我们是一个正常的人吗?搞得我很心虚,因为那些特性我也是一个不落,根深蒂固啊。
前面跟大家聊了几期自律,无非就是希望大家在接纳自己的情况下,能够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劝大家苦修。
今天准备说说更大话题,就是我认为的,最阻碍我们成长的3个迹象,也就是所谓的废掉。
1、总以为有捷径跟秘诀。
这一点我认为是一个人废掉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想想,你自身,或者你身边的人,是不是这样的人:
每次买书都很激动,但一年都读不完一本;
进了一大堆付费社群,299/899,却永远只看聊骚跟段子的部分;
没有运功跟控制饮食,却一直梦想能靠饿或者靠朋友圈三无减肥药,瘦成赵丽颖;
这三点只是生活中的小事,举个例子而已,并不是说读书了看课了减肥了,就能成功到哪去。
但是我想说的是,连这些小事都还没能做到的人,却一直想着自己能一夜暴富,或者是突然顿悟,接触到各个行业的秘诀,这就有点不太符合常理了。
总是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成功的个例上面,然后越对比越焦躁,做什么事情都静不下心,你说能不废掉吗?
我自己有一段时间就是这样,每天浑浑噩噩,以为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就能走上人生巅峰,开了个淘宝店就能叱咤电商行业,然后每天盯着数据干着急,什么事情也干不好。
后来才意识到<循序渐进>这一点,开始认真学写作,认真输出,而电商方面,就系统地学习运营,慢慢地才把团队给打造出来。
所以啊,我的小建议是:
坚持做日事日清日高表
强推这个好习惯,让自己的忙碌跟成长(or后退)可视化。
这样做的好处是,摆脱了“明明忙了几个月,回头看却好像什么都没干”这种焦虑感,每天的复盘,也能提醒自己哪方面需要调整了。
最最重要的是,你每天面对的,是具体的问题,是具体的方法,是前进了多少,是后退了多少,这种切实感会让你意识到,捷径跟秘诀,根本就是营销的虚假概念。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
我不介意现在银行存款只有200块,因为我知道很快就会有四百,而且2000看起也来不远。
2、只以赚大钱为目标
不知道你有没有给自己立过像“我今年要赚20万”这类型的目标。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感觉再也找不回热爱什么东西的那种瞬间了,心里只有钱钱钱......
但赚钱哪有那么容易呢,对吧?
很多刚毕业就感到现实幻灭的人,就是在学校的时候,被很多营销水文洗脑,价值观扭曲,明明还是消费者,却认为十万八万都是小儿科,然后踏出校园傻眼了,一个月的工资可能还不够养活自己。
《记事本圆梦计划》的作者熊谷正寿说过:
假如你只以“我想要赚大钱”为目标,说不定就会以欺骗、做尽坏事的方法去实现这个梦想。就算没有走到那一步,也可能会为了钱而变成一个工作狂、弃家庭不顾,最终本末倒置赚了钱却牺牲了家庭。
这还是说那些以“赚大钱”为目标,然后有执行力的人,更别说那些只是空想的了,废掉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啊,我的小建议是:
利用三圈理论,画三个圈。
然后再把可选项里面的东西,都写到自己的计划表里,逐渐靠拢。
这3个圈我经常用,对于做判断来说,真的相当实用,有的可能会问:
要是没有兴趣爱好,该怎么办?(可能大部分人是这样的状态)
其实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本来也不是那种非常喜欢写东西的人,写作的素质也跟绝大多数人一样,义务教育加上高中的800字作文练习而已。
很关键的一点是,我不排斥写东西,而「写东西」在这个越表达越有竞争力的时代,具备相当的价值,门槛相比于编程啊之类的技能,也算低,勉强能算在很多人的能力范围内。
于是我就选择了写东西,在前期,这真的不能算是兴趣所在,但慢慢地,有了反馈,有了们的支持,也就真的成了我的爱好之一。
所以啊,如果你没有兴趣爱好,那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前提下,选择自己并不排斥的,慢慢从这些事物里,找到正反馈,然后培养成自己的兴趣。
这个过程,应该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3、只喜欢消费。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会说,我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旅游,探店,刷推文......”
简单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一个词:我喜欢消费。
当然啦,消费无可厚非。
但要谨慎的,是消费别人的观点,这是人废掉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谓的【消费者思维】指的是,在信息浪潮面前,只会一味去消费别人的观点跟作品,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成为【生产者】,成为有价值信息的输出者,也就是创造者。
我们都知道,认真输出能带动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本来就是很稀有的能力,尤其是在碎片化知识、断章取义的观点层出不穷的现阶段,就更稀缺了。
小建议当然是坚持输出,至于方向,其实可以跟你消费的事物挂钩:
喜欢美食的内容,试着学习美食制作视频;
喜欢舞蹈的内容,试着报一个培训班;
喜欢音乐的内容,试着学会一种乐器;
喜欢刷剧刷电影,试着写写剧评影评;
喜欢旅游,试着写写游记跟攻略;
并不是说都要靠这些去养活自己,但至少要让自己的时间花得更值当一些。
在高频率感官刺激下,除了多巴胺分泌,实际上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劲头过了也就没了。
但如果你能加入知识跟技能的学习并且输出,成为一个有料的人,那你的生活主导权就能更多地抓在自己手里。
————
最后想说的是,废不废,其实是个相对概念。
我自己是个世俗奋斗小青年,叫我满足现状根本不可能,所以,上面这三点,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直对抗的方面。
而如果你本身就比较喜欢安逸一些,那其实参考价值不大,两种选择没有好坏之分,毕竟最终目的都是让自己过得舒坦而已。(真心话)
但最后一个建议,一定是适合所有人的,就是不要把自己最坏的一面,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做到这一点,人再怎么废,还是有归属有希望的。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