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进城不久就给小叔找好了生意。在和他临近的另一条街找到了一个门面,也做和他一样的五金土产生意。门面不算大,二叔先帮他付了几个月的租金。他用自己的关系帮小叔又铺了些货,让小叔先把生意做起来,这个生意不像摆个面摊子那么简单,得有耐心守店铺,还要头脑灵活对货物的各种功能产地价位心理有数,这样才能给顾客推销。
小叔不适合当农民,可能天生他就是做生意的料吧,这一次他依旧把生意打理的很好。两年时间他就又是一个小老板了。当然这也得益于二叔在城里做生意积攒的人脉和为他打下的生意基础。那时二叔已经不在剧团唱戏了,他的生意已经很大了。我不能确切的知道二叔当年生意做的有多大,有多能挣钱,我只知道二叔那个年代都能自己考个驾照能自己买了一辆大货车,用来给自己家的用户送货。二娘在店里守店,管销售,二叔每天在外面跑车送货,并且他靠自己的能力在外面跑了很多用户,其中有几家很大的国营单位都长期在他这里订货。
小叔的店相当于是靠着二叔店的名气的对外一家分店,大家都很认可货物的质量和售后,所以成功是必然的。二叔和二娘因为都忙于生意,堂弟小时候大多数在他外婆家渡过的,他的几个舅舅都没什么大出息,成家立业也都是在二叔的扶持下完成的,小娘在老家生完孩子后也将孩子送到了娘家,一个人去城里和小叔一起经营店铺。这几年应该是我们这个大家族大家一起积极上进最团结的几年,也是我们父辈相处的第一个蜜糖期。
二叔生意的成功最得益着是小叔,按他的脾气秉性在农村生活过的还不如爸爸。爸爸是那种勤劳善良与人为善,在农村什么苦都能吃得本本分分的农民,就像二叔后来说的一句话:大哥过的辛苦但是我不担心他,他能勤劳致富能把日子过的有模有样,但是小弟不一样这个兄弟得让他操一辈子心。当时我不懂这句话,甚至觉得二叔偏心才这么说的,直到后来我才真的懂了。
因为二叔有了车,也有了钱,每年冬天农民最闲的时候他就会拉回来满满一车蔬菜,让爸爸妈妈做些蔬菜生意,妈妈上过初中能打算盘,能算账,还会过称,做卖菜生意对他来说也不难。姐姐那时候快上初中了,我放学后顶替了她和弟弟玩,弟弟大了也不用老抱着了。妈妈有时间卖菜,爸爸跑三轮摩托车拉人也能挣着钱,在他们的努力下,我们在老房子的前院盖了一间厢房我和姐姐住在一起,爸爸给我们买了新的写字台和穿衣镜,我们两也算有了自己的小小“闺房”。
我想那时候我们家的日子算是过的不错的,二叔因为有车所以经常回来,每次回来都会买很多东西,还有些他库房里存的时间久影响销售,但是对农民来说稀缺的物件,他都拿回来,我们用不了,吃不完的妈妈都分给村里人。二叔虽然有钱了但是在村里的事都听爸爸的,在外人面前对爸爸都是敬爱有加,爸爸即使有的事情老思想的训他,他也受。小叔因为年轻有些桀骜不驯,并且是在他最意气风发的年龄有钱了,他回村后那是很高调的,永远穿最时髦的衣服,最时髦的发型,也是被同村那些年纪相仿的人追捧着,他和二叔回村后的区别是,二叔基本都是和家族的长辈坐坐,再就是被村里的干部叫去吃饭谈谈外面的情况村里情况。而且二叔每次回来都能买回来我们这些孩子最想要的东西,让我们欢喜半天,他走后就有家境不好的族里人来问妈妈借东借西,最突出的就是当年小叔送给的那个奶奶,只要看到二叔拉菜回来每天到了做饭的时候就来找菜,说家里没菜吃了。这些都是小事,因为是长辈妈妈也不在意,我讨厌的是她说话难听,还都凶巴巴的,来拿菜都是理直气壮的,她不喜欢我和姐姐,爸妈在家时他只对弟弟有过笑脸。但是小叔对这个奶奶确实相当的孝敬,每次回来必给钱,小叔没给我们姐弟三个买过衣服,也很少给我们钱,有时会买些小零食给我们吃,我们也很开心。但是小叔只要回来见到那个奶奶的孙子立马能掏出十块钱塞给孩子。小叔回村还有个特点就是回来时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走的时候就剩他一个人了,有次连回程的车票都没钱买,问妈妈要了五十块钱。
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对他前呼后拥的人都是想在麻将桌上赢他钱的人,而且基本每次他都在麻将桌前让别人的假意吹捧迷失了自己,输到精光才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