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
为了学好英语,制定了详细的目标和计划,结果坚持了一个周就放弃了;想减肥办了一年的健身卡,结果去了没几次;想每天花点时间读书,结果下班一回到家就瘫在床上,身心俱疲,什么都不想做。
有句话说:成年人的日子就是什么都没干,一天过去了。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借口选择逃避,等回过头往往又懊悔不已,感觉浪费了大好时光。
人每天有高达9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构成的,而是出于习惯。好习惯的力量不由分说,大凡成功人士都有几个坚持很多年的好习惯。
难的是,怎么养成一个好习惯。
最近看了本书叫《微习惯》,讲的就是如何轻而易举的养成一个好习惯。
书的副标题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简直是拖延症患者,懒癌晚期患者的救命稻草。
微习惯简单来说就是,原本你想“每天做100个俯卧撑”,把它缩减到每天1个;把“每天写1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就是这么神奇。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自己完成它,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放弃。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它的核心就是帮你培养一个好习惯。
改掉一个坏习惯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一个好习惯替代它。
本书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个天生的懒虫。为了改变这一点,他研究了各种各种习惯养成策略,而微习惯是他根据亲身经验,走了很多弯路之后总结出来的。
具体怎么做,书中给出了8个步骤:
第1步: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将你想要养成的某个习惯列出来,然后列一个压缩版的计划,一定要很小。建议同时追求的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四个,虽然这些习惯很容易单独完成,但是数量太多会分散精力。
第2步: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列好习惯以后,仔细想想你为什么要实现他们,这些习惯真的是你想要养成的,而不是来自别人对你的期待或者同龄人的压力。遵从自己的内心,培养有价值的习惯。
第3步: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每个微习惯最好限定执行的时间,比如晚上八点左右开始读一页书,或者在起床后背个单词,这样更容易完成每天的任务。
第4步: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回报机制就像玩游戏带来的满足感,它能不断激励自己坚持下去,这不是被动的坚持,不消耗毅力。比如坚持健身的习惯一周,周末奖励自己吃一顿好吃的。
第5步: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记录自己每天的行为可以看到直观的成果,并且会有成就感。而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励你坚持习惯。你可以在家里的日历上打勾,或者在手机日历中标注。比如每天每天看一页书,一个月下来发现随便就看完了一本厚厚的书,满满的成就感,说不定下个月会多看几本。
第6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真的就是每天只做一个吗?事实表明,一旦你开始做第一个了,一般都会顺便再多做几个。这是微习惯的另一个好处,只设置最低要求,不设上限,大部分时间都会超额完成。你可以只做一个,也可以做两个或三个。
第7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当你坚持微习惯一段时间后,觉得没什么难度,每天可以多做一些,这个时候要警惕了,千万不要给自己提高标准。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稳步进行,可以每天多做任务,但是不要列在计划里施加压力
第8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说明你就养成一个微习惯了:没有抵触情绪,行动时无须考虑,常态化,不再担心完不成,你有了一个自我的身份认同,比如我是一个马拉松跑者,我是一个读书人等等。
养成一个好习惯,受用终生。
看清自己的目标,并且坚持好的习惯,也许会走进不同的世界,遇见不同的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