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生活富裕的蛤蟆有一天抑郁了,整个人变得异常颓废,没有了往日的光彩。
于是,蛤蟆走进了苍鹭的咨询室。在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蛤蟆在苍鹭那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靠自己摆脱了苦海,敢于表达自己,找回了自我。
做自己才是成年人该有的姿态。
01.成年人如何处理愤怒情绪
在儿童时期,我们应对愤怒情绪时一般会出现任性、撒泼、叛逆等行为,而且这些行为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如果不加以矫正,成年之后依旧会如此。
这些行为没有错,但是,会被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且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当你产生愤怒情绪时,压抑自己还是向别人发泄呢?
在我看来,这两种方式最终都会让自己处于一种难受的状态,压抑自己就很明显,而向别人发泄反过来会指责自己太严厉了。
所以,学习管理情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当有人做一件让你很生气的事情时,不要先入为主,就理所当然地发脾气,而是先问一问为什么,这样会改变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02.成年人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
童年时期,我们会询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我好吗?我是怎么看待他人的,他人好吗?
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逐渐形成对世界的看法,并且在随后的人生中依旧坚持自己的选择。
我们会选择哪种态度作为人生信条呢?
高尔基说:“天才在于自信,在于自己的力量。”
我们自己不宜妄自菲薄,因为我们都有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好。
生活越自信就越有力量。
选择“我好,你也好”的人是勇敢的,因为你需要靠行为和态度不断地发现和承认自己和别人的好,即使总有缺点暴露出来。
在我看来,对自己好才是首要。对自己好了之后才有力量去对别人好。
03.成年人如何理性地学习成长
蛤蟆的童年充斥着严厉批评,不快乐的往事不堪回首,一开始回想起来就感觉很痛苦。
慢慢地,他变痛苦为理性,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
“理性”和“情绪”这两个词是对立关系,前者是客观地看待问题,而后者就带有主观色彩。
理性比情绪更重要,因为理性才能让你成长。
在理性的状态下,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不马上反驳。
当然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因为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
成年人的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周国平:许多人的所谓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向内看,我们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惊喜,发现很多我们不曾发现过的一面。
找到自己,是我们终其一生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