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逢乱世或者皇朝更迭,必有反抗者,而反抗者大多是农民,往往都声势浩大,秦朝陈胜吴广、唐朝黄巢、元朝朱元璋、明朝李自成等等,而在宋朝这个历史上这个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起义者也不在少数,正如《水浒》当中的方腊,做为农民起义军的典型人物,反应了农民起义者的心理。
方腊(?—1121),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歙县人。方腊出身贫苦,以种地和箍桶为生。成年后,客居浙江淳安县(宋属睦州青溪),帮工度日。北宋末期,政局日益混乱,统治集团奢侈的生活和对外求和所耗费用大大增加了人民的负担,百姓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方腊有感于朝政的腐败,对不聊生的现状异常愤慨,于是利用明教的信仰形式发动劳苦大众,以武力反抗黑暗社会。1120年(宋徽州宣和二年)10月初,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后,迅速移师睦州,以帮源为义军大本营,并举行了“漆园誓师”,痛斥黑暗朝政,发布行动纲领,改元“永乐”,自号为“圣公”,正式建立了农民政权。当年12月,起义军展开强劲攻势,连克浙江建德县、安徽休宁县、歙州以及东南政治中心杭州,并以杭州作为新的指挥中心。方腊调度有方,在半年时间内将起义烽火燃到江浙皖赣四省,占领了六州52县。
每逢战乱,苦的往往是穷苦百姓,战争所需要的赋税、军粮、火耗、加上吏治腐败使宋朝百姓苦不堪言,北宋末年,长期的对外战争压抑的百姓透不过气来,百姓食不果腹,顶无片瓦就到了起义的时候,这时候的方腊正是年轻力盛的时候,天天的重体力劳动,让他的身体与内心无比的空虚,但是丰年与荒年都食不果腹,天天填不饱肚子,让他日渐烦躁,一天他终于无法忍受,用力把锄头扔在地上,想着自己不能天天在土里刨食,最后还得饿死在土里,于是便想着反啦,我要吃饱饭,当时无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于是都跟着烦啦,有着无数人的拥戴和支持,加上方腊的个人魅力,队伍越来越庞大,占据了江浙皖赣四省,占领了六州52县。一时间风头无二,此时的方腊早已不再为了吃饱饭而发愁。
方腊站在清溪山上,如今的他身穿龙袍,占据六州52县,半壁江山都在自己手中,后世偏安一隅的南宋皇帝也不过如此,朝廷的军队就在清溪山外,方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兄弟,回忆一路走来的种种,想到:我起先造反是因为不愿意受欺负,为了邻里乡亲能混口饱饭,可是没想到越发展越大,到最后自己身不由己,大家都信任我,要跟着我过好日子,我为了不辜负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前冲,其实自己根本不想当皇帝,更厌烦打打杀杀,我缺少那种当皇帝必要的野心,我只是想以此表达我的愤怒,借此告诉那混蛋皇帝,我方腊不是好欺负的,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从来就没认真想过,在我内心深处其实已经知道起义不会成功,但我跟自己说,管他呢,轰轰烈烈一场就是好的。
想完这些,方腊就下定决心,不能对不起这些弟兄,紧紧的攥着手中的刀,誓要与山外的梁山队伍一决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