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4月18日,《底层逻辑》第一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刘润的《底层逻辑》

一、知识点

1、课题分离,就是分清楚对方和自己的立场,多从自己身上反思找问题,人和人有不同的认知,看待问题的立场是不一样的。

2、三种“对错观”:

①法学家的对错观:根据法律标准和道德来判断对错。

②经济学家的对错观:根据社会总成本来判断对错。

③商人的对错观:根据损失大小来判断。

三种对错观


3、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损失大。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

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最终的结果,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4、人性是自私的,是个体追求生存、繁衍的本能。人性让个体之间有了争夺和竞争。道德,是反人性的,可以约束个体的人性,使其良性竞争,让个体都受益,达成共赢,共同繁衍。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5、在人生中,有三层智慧:

博弈是第三层智慧,这是心态和策略的较量

定力是第二层智慧,这是自控能力的较量

选择是第一层智慧:这是一种认知的较量

三层智慧


6、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二、描述经验:

3月份刚开始隔离的时候,恰巧遇到家里大娃发烧,我们都很担心她因为在学校密接感染上新冠,于是她发烧的3天,我让她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待着,不要出来,除了上厕所,每次给吃药喝水量体温都是我戴上口罩在做,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小娃,防患于未然。其中有1天,婆婆骂大娃不好好喝水,生病了就没有人管她死活。我一听这话,火气立马上来了,于是我质问婆婆,娃生病了,我没有管她吗?难道让她一个人在房间里自生自灭吗?因为这个闹得非常不愉快。

三、行动:

老人家本意对孩子是想表达关心和爱,只是表达方式和说出来的话让人听了不那么让人舒服而已,甚至有些偏激。而我下次遇到老人说话不中听的时候,可以用“课题分离”这个观念来安慰自己,老人的观念是不容易改变的,唯有改变我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受他人情绪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