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五十一《黄直录》。
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黄直问先生:“您曾经说过,‘善恶’是一物,善恶本来是相反的,怎么说是一个东西呢?”
先生所说的“善”是至善,至善即是心之本体。并不是说有善,再来一个恶与它对立。善恶只是一体两面,当我们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就知道善恶只是一物。
直因闻先生之说,则知程子所谓“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又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其说皆无可疑。
以上种种都让我们看到,从本质上来说“善”与“恶”是一体的,才有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善恶都是我们“意”动而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原本就有一个善,再加上相对的“东西”就是恶。私欲便是恶,我们的本心是善的,夹杂的私欲就是恶。把本心、本体上的私欲、灰尘清扫干净,祛除私欲,本心、至善自然彰显,回复心之本体。
当我们有恶念时立刻祛除,真正的功夫叫做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就是去私欲,去私欲就是致良知,本是一体。
一个人但凡能做到:“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即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即为圣人。
只听不做,以为如此简单,经过亲身体验,感受到,真正的践行,是需要下一定的功夫。
一个念头我们知道是好的还是恶的,但是不知不觉又有别的念头掺杂进来,一有夹杂便不再是“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的心。
如果对善有实实在在的喜好,念念都是善念;如果对恶我们每个当下都是厌恶的,这个念也是实实在在的念念无恶念,也都是善的。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是善念,没有恶念,这就是圣人。
圣人的学问只是一个“诚”字罢了。完完全全诚于己,至诚如神。这是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我想。
很久以来感受到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似乎有一面镜子与我如影随形,但又若隐若现,给我制造扑朔迷离的感觉。一个群反应出的问题,从侧面反应出我自身的问题,也是我能力所不及的表现。反观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建议,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强大的能量,路走的更宽,走的更远。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良慧姐姐家书,姐姐以一个兢兢业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形象展示在我面前。“做就做好”,我们的性格如此相像,对每一件事的态度都是认真的。对我来说,做事高度不够,是我自身能力有限,态度是有的。
姐姐曾经和我说过,一篇功课,在发出去之前要反复阅读几遍,确保准确无误才发出来。姐姐,文品如人品,在您功课中没有错别字,多余的字,干干净净的呈现。反复修改文章,是在修炼我们的心。就这一点,您就是我心中敬佩的人。
听曾飞燕老师点评。当我们自己改变时,我们的改变无形之中便会影响到他人,无需着急去影响他人家人学习的队伍中来,当我们以焕然一新的状态呈现于家人朋友面前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听冬梅老师点评责善。致良知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的一个过程。这段话听了很多遍,不知为什么,今天突然引起我的反思。不是强调我们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我们学到了,用到了多少。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和践行中。与其说是今天我学到了多少,不如说是多少事情让我反思。此刻,我把心沉得更低,因为我知道即便是忏悔都弥补不了我的不足之处。
感恩所有老师们、家人们对我的包容和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