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动机
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和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的状态转换到满足的状态,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3、社会动机的功能。
激励功能。激发个体产生社会行为,使个体处于活动的状态,是行为的启动因素。
指向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社会动机使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维持与调节功能。个体的社会行为在达到目标前,社会动机起维持作用。如果行为受阻,但只要动机仍然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停止,它会以别的形式继续存在,比如由外显行为改变为比较隐蔽的行为,这是动机的调节作用。
4、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对提高活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但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5、社会的主要动机
人的社会动机主要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个体的社会动机与他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动机的种类很多,本单元主要介绍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侵犯动机及利他动机,人们更关注它们所引导的行为及其后果,从社会行为的角度来介绍。
【1】亲和的起源。
起源于依恋,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合群在人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的现象。婴儿惊恐不安时,会寻找父母,如果父母双方在场,这种不安的状态就会缓解。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笑都是不经学习就会的本能行为,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同时,父母的出现使婴儿微笑,停止哭泣,这本身是一种强化。没有这种强化,婴儿难以对父母形成强烈的依恋。
因此,可以说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亲和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窘境。
影响亲和的因素。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
【2】成就动机。
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美国麦克利兰在成就动机研究中做出开拓贡献。
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到更快、更好,获得更大的成功,追求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带来的物质奖励。
个人的成就动机与其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有关。
高成就动机的个体的特点是:他们寻找能发挥其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工作环境;希望得到有关工作绩效的及时、明确的信息反馈,从而了解自己是否有所进步,不太在乎别人对他们的态度;喜欢设立具有适度挑战性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高成就动机者事业心强、有进取心,敢冒一定的风险,比较实际,大都是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对于自己感到成败机会差不多相等的工作,表现得最为出色。他们不喜欢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的工作。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高成就动机使个体敢冒更显,勇于进取, 最终有可能取得较高水平的成就。其次,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高度发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不可或缺,但全体社会成员有较高水平的成就动机也非常关键。
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和期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要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要培养儿童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发现,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家长对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其子女的成就动机就越强。此外,和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可以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追求成功的热情较高。而过度的管束和限制则会使儿童的独立性较差,成人后往往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
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社会氛围度一个题成就动机具有深刻的影响。
【3】权利动机。
是个体希望能够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按麦克利兰的说法,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利欲或权利动机。
权利需要是权利动机产生的心理背景。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利动机:积极的权利动机、消极的权利动机。前者常常表现的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利;后者则表现为还发失去权利,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引起权利动机的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
【4】侵犯动机。
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侵犯行为的构成:
1、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和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言语伤害;
社会评价: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具有反社会行为的性质,而维持社会规范与社会准则的伤害行为(警察击毙歹徒)具有亲社会的性质。
2、侵犯行为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个体行为的原动力,性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而自我保存本能使人趋利避害、适应坏境。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后来弗洛伊德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对立的基本本能。
死本能是个体的一种内向的自我破坏倾向。
只要人活着,死本能就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伤害意图和冲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属于竞技、冒险等。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利于身心健康。
洛伦兹是习得性学家和心理学家。从对动物习性的研究中建立起来的侵犯理论。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具有生物保护的意义,动物通过侵犯保护其求食,生存的领地,使幼小的后代得以生存和发展,使五中能承传。
根据动物习性的研究推论人类的侵犯、认为侵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侵犯及其升级,应该采取耗散侵犯本能的办法,如冒险性体育活动。
(2)挫折——侵犯学说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挫折主要是前者。
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挫折——侵犯理论模型。
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如下:
A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成正比;
B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成正比;
C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提出了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兹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侵犯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认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重要决定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班杜拉提出侵犯行为是习得的,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和模仿。挫折可能引起侵犯,也可能导致个体冷漠与畏缩,表现出无能为力的状态,这个过程也是习得的。
研究表明,习得的无能为力与个体的归因方式有关。抑郁者倾向于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因素;非抑郁则倾向于将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和特殊性的因素。
3、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道德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角色与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
【5】利他动机
个体不顾自身,增进他人的价值和利益的一种心理倾向。利他行为是利他动机支配的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社会、公众,不期回报的行为。
(1)利他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特征是完全有利于他人。
(2)利他行为的原因。社会生物学观点,利他行为并非人类所特有,动物也有利他行为;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人类道德中的一个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
(3)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情境、时间压力、利他对象的特点;利他者的心理特征,心情、心境、人格;利他技能。
定义: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情绪体验。
社交情绪种类:
社交焦虑、嫉妒(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羞耻、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