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转物”这句话从佛法的经义里,学会转境对待生活中一切事物也就不执着了。
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每次对一件忧心的事情,反反复复拿出来针对自己,有没有?
因为我以前也在这种现象中反复惩罚自己,旁观者看,就像进入了怪圈中,他人的劝导,他人的开导,有时只是暂时的改变,从此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继续前边讲的状态,为什么呢?
因为自己把这种根深蒂固的种子种在了心里,不管从此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类似的问题,就又会进入这种怪圈中无法自拔。
打个比方,对待孩子学习的问题,我相信有很多家长的态度就是,不学习的时候是亲妈,在学习的事情上就像后妈,自己反而还生气,反观来看,不仅伤害了孩子,更加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种现象是有多少家庭存在的问题呢?
我是从孩子三年级开始,采取了佛系的教育方式,自己不跟自己过不去了,同样给孩子带来了一个快乐学习的氛围,反而比预想中的要好,不能跟他人对比,只是跟自己以前对比都会发现是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你孩子天生就是学习的料,那就另当别论,因为这样的孩子学习也不会引起家长的焦躁不安。
在现在生活压力之下,给孩子争取一个好的前程也是必须的,前提就是家长和孩子能不能在保持健康的状态进行呢?
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才是发展趋势,不能只是为了那个分数,考个名校而忽略了其他。
近几年,学生出现问题的少吗?跳楼的,抑郁的,精神出现障碍的,据不完全统计,年纪轻轻的孩子失眠的都大有人在,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身体再遗留下点难以恢复的疾病,得不偿失,哎……这时都想想会不会后悔呢?往往此时已晚矣……
近几年焦虑的也不少,有一部分因生活压力所迫,有一部分可能一种自我开解不了的情绪而引起,还有……
其实,方法有,只是都没有在意识范围之内,“心能转物”就是说的这件事,任何不安之时,转境,心的意识不专注于它,或者干点愉快的事,或者想点开心的事,总之不理它就是了。
还有种情况就是,今天正好过年了,有不想见的人或者不想做的事,又开始起烦恼了?拆解,为什么引起的烦恼,有时不是这件事引起的,可能不知道多久之前种下的种子,在这一刻又萌芽出来了,一定不是按压下去忍耐,而是拿出来问问自己的内心,什么原因引起的?把它彻底解决,解决不了事情的问题,那么从本心来对待,一切都是假象,就像镜子里的自己一样,那何必执着了,看破才能放下,从此不再为此事而纠结,也就是除去了心里多少年来的疙瘩。
有时看似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在困扰着的人那里就是痛苦,所有痛苦累加,那么结果就会压趴下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
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平安健康!2023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