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当初就是被书名吸引,觉得打开它,一定会发现什么养育孩子的独门“秘籍”。
被序言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打动,决定好好找找打开情绪之门的“钥匙”,了解如何珍惜和对待这么珍贵的生命礼物。
这本书主要分3个部分:情绪管理训练的好处、情绪管理训练五阶段、不同成长时期的情绪管理重点。
看完,提炼出三个问题:
问题一:你知道自己情绪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吗?
--探寻元情绪
元情绪形成于幼儿阶段,深埋在记忆深处,在无意识的情绪状态下表现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要挖一挖为什么自己会愤怒(悲伤、讨厌、喜欢……)。
孩子的行为并不是根本原因。我们自身在幼年的经历和体验进入到潜意识中隐藏起来,在被外界的某些信息及场景刺激时,它便显现了。
所以,探询自己是根本。理解了自己,才能理解孩子,不会用“应该”思维去看待孩子。
书中介绍了“我—转达法”:
1)首先心平气和地站在中立的立场述说当时发生的情境
2)描述当时的情绪
3)清楚地提出要求(期望)
这个“我—表达法”讲的就是“非暴力沟通”。
情绪的背后其实就是感受和需求呀。那么,遇到问题时,花一点时间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询问一下孩子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要,问问孩子的需要,再激动的情绪也能平静下来。
回归冷静,才可能有理智--进行有建设性的沟通谈话。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