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从小就特别乖巧懂事,会帮母亲处理家里大大小小的杂物事,小小年纪就能把家整理的井井有条。
在左右隔壁邻居眼里,我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三姑六婆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总是会端点给我送来,逢年过节,也会额外多加关照着。
长大以后,我念着左邻右舍的情分,出外团回来时,都会捎点当地的特产,每一家分一点。在他们眼里,我比自己亲生的儿女还要贴心。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我们小的时候,母亲那几年在镇上采石场做工的场景,为了养家糊口,她用瘦弱的肩膀背起了一块块重达百来斤的石块。
每天来来回回的背,累的年轻的腰早早的就坏了。
很多人都劝母亲再找个对象,不能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但是倔强的母亲,只轻轻地说了句:
正因为不能苦了孩子,才不想再找了。
小时候放学到家后,第一件事匆忙写完作业,就开始忙活着晚饭,用稚嫩的双手到菜园里摘点能吃的蔬菜,熟练的做着切配蒸炒等事情。
那个时候家里的蔬菜是不用担心不够吃的,勤劳的母亲会在每个节令种上适宜的菜种,一茬接一茬,一年四季都是足够的。
每日干完活回到家的母亲拖着沉重而又疲惫的身体,经常坐在饭桌上机械似的嚼着饭菜,不说一句话。
她知道自己亏欠孩子们的太多了。
“你哥哥呢?”只有在没看到儿子的时候才会问一句。
“哥哥今天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到家后一直在房间里不肯出来。”
我没有说哥哥在放学路上揍了自己一顿的事情,不想再让母亲多添烦恼。哥哥在学校被欺负时不敢还手,回来就会拿我出气。
“是因为你爸爸的事情吗?”母亲试探性的问。
“嗯.”我不再吱声。我知道提起父亲是母亲心里最大的痛楚。
很多个深夜,可怜的母亲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兴许她在后悔自己如此傲娇,拒绝多次想回归家庭的父亲。
“真正爱一个人是不会再爱上别的女人的,除非不够爱,也不值得被原谅”。这是母亲一直信奉的爱情宣言。
但是每当我们在学校受了欺负,她又很后悔,默默在心里流泪。其实心里最痛的还是只有她自己。
和我不同的是,哥哥兰阳变的沉默少语,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每次受到欺负时,不敢反抗,同时在心里又渴望此时父亲能够来帮自己打到那些可恶的人,该有多好。
回到家后,愤愤不平,便出手打我,因为他知道我跟他一样不敢反抗。
火气发泄完之后,便关上门,在桌子上狠狠的刻上”恨“。受欺负的多了,桌上的“恨”也越来越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俩渐渐的都长大了,母亲也日渐苍老。
我总是记不起母亲年轻时的容颜,也没有照片可以回顾,打小时候起,就觉得母亲一直是现在这个样子。
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母亲不像年轻时候那么辛苦,反而更加美丽了。
我工作以后,会把挣来的钱绝大部分留给母亲,让她随意支配,母亲从来不花我的钱,只是说帮我保管着,留给我当嫁妆。后来我要造新房的时候,又把钱全部取出来给了我,自己还贴了一部分。
哥哥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然后娶妻生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日子也倒过得去。
只有一件事最让我难以接受:
哥哥对待母亲的态度冷漠到远超过我的想象。
多年以来,哥哥从来不跟母亲多说一句话,母亲跟他说话,他也是当作听不见的。
母亲所有的工资收入,一到账,立马被他全部转走,分毫不剩。
而且据我得知,哥哥自成年后一直跟父亲保持着联系,父亲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犯下的抛家弃子的罪名,也是倾尽所有,把挣来的积蓄都补贴给了他。
而父母并不知道,在他们唯一的儿子心里认为,这些都是他们欠自己的。
是他们造就了少年时期的自己被欺负的根源,在每个被嘲笑殴打的时刻,只有默默忍受。到后来惧怕上学,心思不定,无奈只能退学,早早的走上社会。
很多次要钱的时候,不给便发疯似的把母亲屋子里的东西全都砸掉,甚至把母亲睡觉的被褥扔到脏乱的鸡屎粪堆里,彻底不能再使用。
有时候会跑到父亲公司去要钱。要不到就会跟父亲大打出手。直到闻讯赶来的保安制止后,才平息这场家庭纷争。
很多次我在护着母亲的时候,兄妹俩人说着最狠心的话来伤害彼此。绝望的母亲甚至想到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付出这场代价。
我和我哥的关系日渐疏远,即使不得已见面也不会说一句话,像是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人生啊,这就是我时常感到孤独的原因吧。即使才二十多岁,可是我的心却早已千疮百孔,确切地说,我比张青还要成熟,是心理上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