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次灌输,不如一次唤醒
——读《翻转式学习》有感
苏格拉底说:“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真正的唤醒”。教育要做唤醒的功夫,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翻转课堂重构了传统教育流程,即先学后教,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习得的知识也更多,学生的自信油然而生,从而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传统教学理念强调教,而非学,且教与学混为一谈;课堂环境模块化、机械化,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教学环境所模拟的都是典型的不会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教学方法上否认个体差异,强行推进标准化教学,现代全世界教学基本上推行的都是打击创造性行为;割裂的科目和学科划分,打破了一个人的完整的天性,学生在学校里提的是专业,走出校门提的都是跨学科,边缘领域,然而学生不能只学一个专业,割裂的学科,孔子云:“君子不器”,是说人不能囿于一技之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重新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的内容,把“知识传递”置于课前,由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把“知识内化”置于课上,课堂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以往我们一直称教师是“园丁”,在翻转课堂里,园丁们把学生视做具有生命体的植物,他是能够自己成长的,弱化教师教学功能,真正做个“园丁”,只做课堂的服务者,为每个学生赋能,了解每个孩子的理想,建立联结,打破小班制,打破年龄限制,给予所有兴趣同等地位,建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合作,共同探索。将“知识固化” 即知识巩固模块置于课后,让学生整合知识,共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通过检索,巩固记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并确保自主学习的质量,课堂互动交流才有效,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知识才能“打个结”,进入长期记忆。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燃起孩子求知的欲望,驱动他们的内生力,实现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调节、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合同的能力,实现自我赋能,实现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
在最新出台的新教改中明确提到:“2020年的高考、中考将扩大考试范围,小学知识也是必考内容,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考试范围将扩大,不再局限于课本,此番强势变革,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传统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育现状,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将越来越被认可,正如比尔盖茨称翻转课堂“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和教育者把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唤醒孩子们内心探索知识的力量,挑战自己的认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