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小森林里,市子围绕着春夏秋冬四季做了十几道家常菜,取材全部来自大自然,看上去平常又普通的原材料,经四季轮换,细致而认真的料理让人倍感疗愈。
昨天突然被问到关于最喜欢的菜,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竟然是画面感,几乎全部来自小时候的经历。
第一道是爸爸做的烧辣椒,妈妈在早春种的辣椒,第一批长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初夏,是端午节左右,还没有老到变红,放在火上烤,直到表皮变黑,用毛巾把外面烧焦的皮去掉,加醋和盐擂一下,味道爽口到让人停不下来。
第二道是清炒南瓜藤,在南瓜藤开花的的时节,选取枝叶最嫩的一段,带上花,撕掉带刺的表皮,切碎,清炒,或者绰一下加盐和醋凉拌味道也绝美。
到第二次插秧的时节,田螺也变得很肥,妈妈会带上我们提着桶子去田里捡田螺。在雨后,大颗大颗的田螺很快可以捡满一桶,放清水吐沙一段时间,焯水,用牙签把肉挑出来,切块,加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子,紫苏叶爆炒,极其下饭。
盛夏和早秋是食物的丰盛期,院子里的瓜果多到吃不完,每个菜摆在桌上都带着季节的味道,春天的雨水,夏天的阳光。炒出来的丝瓜,清甜。煮烂的豆角,清甜。
晚秋入冬,腌菜开始搬到桌面,秋夏阳光强烈的时候,摘下磊磊的豆角洗干净晒干腌制浸坛,冬天来了,取出一把泡水,切碎加五花肉爆炒又是一道可口的菜。
过年总得需要仪式感,而爸爸做的蛋糕花是除夕的重头戏,灯火通明的厨房以及热气腾腾的烟台是一年的开始。鸡蛋液做成膜,五花肉剁泥加红薯淀粉,姜搅拌卷成条,放蒸笼蒸熟。是每次过年的盼头,会一直等到凌晨只为了尝一口热的蛋糕花。
劳作而得,顺从四季的更迭,像带着仪式般的固定时节出现的食材,经过亲人的手,认真与温暖的制作,必定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