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育儿育己,通过教育孩子其实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成长。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这个问题以前并没有好好想过。在读得到《Dr.魏家庭教育宝典》时看到,正确的批评孩子也是一门学问。
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批评有时候是一种情绪发泄,而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情绪上来了,把孩子批评一顿,说的话有时候并没有经过大脑。结果只能给孩子带来伤害,而无法让孩子成长。那批评的正确姿势是怎样的呢?
心理学研究中把人的心智分为固定型心智和成长型心智,固定型心智把人看成一成不变的,我国的俗语中有“一岁看大,三岁看老”,就是典型的固定型心智的观点。而成长型心智认为人是不断成长进化的。
成长型心智能让孩子不怕困难,积极面对挑战,积极主动的从错误中学习,从而更好的提高智力和能力。而这个理论用在批评孩子上,就是看你是把孩子的品质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还是靠你和孩子的努力而改变的东西。
当你把错误归结为孩子的品质有问题,批评孩子的人格,就是固定型批评,而成长型的批评,是不指责孩子的人品,不贴标签,告诉孩子哪儿错了,以及如何改正这个错误。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那要如何做呢?有三个要点,一,告诉孩子他(她)错在哪里,把原则讲清楚二,就事论事,不贴标签。不要对孩子的人格做定性的负面评价,负面标签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让他(她)觉得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她)就放弃了自身的成长。就事论事就是讲这件事本身哪儿做的不对,千万不要翻旧账,把一次的错误无限放大。三,告诉孩子,如何改正。不要把孩子批评一顿,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但到底怎么做才对,还是没有说。这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没有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