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是我在读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里—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这个主题认识的。
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也希望远离不开心、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这一切是谁在把握呢?是生活,还是自己?是谁让你不开心?
书中举了一个出租车的事例,说出租车司机对乘客目的地远就开心,目的地近就郁闷,通过这个例子列出他的观点:
一类人让别人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经常失控。他们的心智模式是:是外界、别人在掌控我的生命,是他们导致我现在的状态。
还有一类人:不管外界怎么样,下一步的生活都是自己的!老板发火,我可以选择去沟通,也可以选择离开;孩子不听话,我可以选择去教育,或者调整自己讲话的方式;堵车的时候,我可以选择下次不在这个时间出来,也可以选择用这个时间听听音乐或者练练听力……这种人我们称为“掌控者”。
作为一个受害者,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如果选择做一个掌控者,我们要为之付出些什么?
为什么受害会上瘾?大部分受害者都挺享受这个过程的,因为受害者其实有不少隐秘的好处
“受害者天堂”的第一条法则:推卸责任,保住面子。他们活得非常轻松,不需要承担责任,只要编故事就好了!这些故事一开始比较真实,后来慢慢地加入夸大、情绪化的,甚至是虚假的元素。受害者每天生活在这样的故事里,慢慢地,自己也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老师不好、老板变态、老婆不可爱的世界。
“受害者天堂”的第二条法则:安心做坏事
“受害者天堂”的第三条法则:让我们一起分享“凄惨故事会”
“受害者天堂”的第四条法则:用受害获得同情和帮助
“受害者天堂”的第五条法则:自我伤害,绑架他人
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
除了妥协,你也可以改变世界的不公平。
以上是书中“受害者”重点部分。
我家姐姐最近放暑假在家,记得有天中午,我让她下去吃她喜欢吃的,然后自己把昨天晚上的剩菜剩饭热来吃,她吃完回来看到我在吃剩饭菜,就说:你干嘛吃这些,你这样我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我说:没事呀,我喜欢吃,就是因为喜欢吃,昨晚上才没倒掉。为了让她相信不是委屈自己,我再三强调我就是喜欢吃这个菜。这时“受害者”这个词一下子闪现在我脑海,是呀,孩子可能会觉得家长在用:你看,我是为了你省吃俭用。无形中让她也倍感压力。虽然有时家长确实是出于家庭责任不会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但是我们还是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得太明显。
放假的前两天我陪她去图书馆学习,最后一次回来的路上我们产生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中午吃完饭,天气还是非常热的,我只想赶紧往回走,好待家里凉快凉快,她走得相对慢些,我在等她的时候,她说你走那么快干嘛,不就是怕我在路上买冰淇淋吗?(这个我还真心没有),回来的电梯上,她说:我想去坐游轮。我因为最近开支大而且下半年集训,要花一大笔钱,脱口而出:等你以后自己挣钱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瞬间愤怒情绪爆发。事后,我反省自己:孩子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说话还是需要讲究方法,在没想好怎么回答前,最好不要接话,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且体验一次游轮,一个人不到200也还好,只是不想让她太过于追求物质的享受,想让她静下心来好好在暑假冲刺一把。毕竟现在的艺考之路非常难走,高考改革后,没有丝毫优势,文化课没什么时间学,还比之前分数高很多,专业也要非常优秀,如果能成功上岸,那必须比普通高考生更加努力才行,所以我的焦虑让我口不择言。
让孩子有“配得感”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了解了“受害者”的心智模式,以后要时刻关注自己是否不自觉中陷入“受害者”状态,遇到问题及时修正。我们要做自己的掌控者,不要被他人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