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走过了半辈子,回头看看,简单概括:求学、工作。
十多年的求学历程,辛苦,努力。
儿时的农村,隔壁的邻居是小学的校长,我四五岁的时候他便开始送些书籍课本给我们,我的妈妈,闲暇之余就会教我1+1=2,至于为什么等于2,她没有告诉我,只是单纯的背十以内的加减法,然后是20以内的。她也教我拼音,她只是单纯的教我这个样子的就是a(啊),o(喔),没有任何的技巧可言,所有的教育对现在而言就是枯燥乏味的。即使是这样的教育,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我还是比别人优秀了很多,小学后更是如鱼得水,学习非常的游刃有余。二三年级了,我的教育由爸爸接手,他教会我写日记写作文,教我练习书法,好像这些超前的指导和学习,我真的受益匪浅。六年的小学生涯,我都是在羡慕的眼光中度过。
小学毕业那个暑假,我的姑姑姑父大学毕业回家,暑假一过他们就是初中的语文数学老师。整个假期,他们借来了初中的语数英三本书,姑姑教我语文英语,姑父教我数学。每天早早的起床后,我得大声的读古诗背单词。下午是数学课,最让我头疼。晚上是三门课程的抽查时间,很多时候因为忘了单词,做不起数学,是没有晚饭可吃的。两个多月,整个一年级的课程我超前的学习了。
初一,依然的优秀着,尤其是英语。当时的英语老师是我的一个嫂子,她是靠着关系在学校当着代课老师的,那时候的农村,不好招英语老师,英语专业毕业的都嫌弃农村。用姑姑的话说,我发音的标准化远远的超越了我的嫂子。每天放学后,我都留下来帮着嫂子辅导那些学习困难的同学。
初二开始的寒暑假我已经不需要姑姑的专门辅导,学会了通过教师专用教材预习各门功课,每两三天去姑姑家答疑一次。慢慢的开始背历史政治。农村孩子快乐的假期于我而言是最为辛苦的,可以说是夜夜挑灯奋战。唯一的好处,我从不干农活,除了学习,我不用干任何的事情。
高中了,到城里面上学了。那时候没有补习机构,老师给学生补课都是免费的。我因为家庭关系,在高中倍受关照。校长是我爸爸的同学,很多老师是我姑姑姑父的同学,甚至是他们的老师。几年的学校寄宿生活,每天放学后我都是这家补习那家补习,很少有自己的自由时光。用他们的话说不能浪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不用太多娱乐,甚至我的早操时间都是被剥夺的,用来背诵语文英语。
大学了,应该放纵自我了。那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在省会城市做生意,我的大学美好时光好多都是帮他们卖货度过。他们每天五点多就去市场了,我们做批发生意,很多小地方的商贩提前一天赶来,就为了买个好价钱。我也在旁一直忙碌着,收钱开票计数,活脱脱的生意人。大学的成绩及格万岁,我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记得有一次我少收了几千块钱,爸妈一点都不心疼,说是花钱买教训了叮嘱我以后收钱发货得更加仔细了。
过早的接触了金钱,大学毕业后发现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块,心里那个落差无以言状。爸爸说,批发市场环境太差了,人员也太复杂了,你是上过大学的人,得坐在舒适的空调房里工作。这一呆,十多年我都没挪过地方。
一路走来,除了学习的辛苦,我的生活过得还算舒坦。原本各方面条件都比别人好,可自己最终一事无成,不管哪个领域都没有一技之长,也许就是舒适窝呆久了,人就没了斗志。
人生的上半场就这么过了,虽然依旧碌碌无为,但是我还是得感谢自己的家人,让我性格温和,充满温情,让我拥有好人品。和身边的人相处,我可以是他们任何人的垃圾桶,但是我从不受负能量的影响;我的朋友们喜欢和我聊天相处,他们觉得我如沐春风,让他们不管和我讲什么都非常有安全感。
有人说我的人生不该这样平平淡淡。其实不是每一段人生都要风生水起,功成名就,我知足常乐,安于现状,我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平凡的人过自己平凡的人生,不妄想贪多,不辜负自己,即使工作生活平淡,也内心充盈。心态放宽,不需分外要求,不必过多计较。
“回看世间苦,苦在求不得”。
生活,适合自己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