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的经历中,回看焦点人性观,非常正确。接下来一段时间,会继续精进焦点。
另外感谢昨天的经历,让我看到人性。我也知道我所经历的,现在还不能讲。
如果我到90岁,还能讲课。那会也许可以讲。现在不是时候。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
不是别人的 错。是我的错。没有辨识人性,感谢贵人,感谢加持。
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你有你的,我尊重。我有我的,你不接受,也很正常。你只是不接受这个观点。但是通常我们把人和观点捆绑,对观点的攻击,变成对人的攻击,对观点的不接受,变为对人的不接受。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也如此。所以这个分离是我需要继续练习的。
还有到感受层面去看。因为不接受观点,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让对方的感觉受伤,感觉到沮丧,愤怒,被攻击。。。。从观点到感觉层,制造了对立。
他们背后的想法是:你比我明白,你PUA我?你勾起老子的兴趣,我要想办法让你倒出来。妈的,竟然费这么大力气还不告诉我们,耍我们呢?你太傲慢了,竟然敢比我还傲慢?
所以佛家把贪嗔痴慢疑,慢放在第四位,这个傲慢杀伤力非常大。
他们的期待是,给我给我,像妈妈一样给我,无条件的爱。
他们的渴望是:我要什么就有什么送过来。态度要好。不应该对我有任何要求。我也需要付出平衡,不可能。给钱,不可能,尊重,我能向你要已经是看得起你。。。。
好了,梳理过后,下次,快速走下这个流程。这样的人直接略过,屏蔽。
如果换焦点的人性观
他也想好,他有愿望,想学习,为了学习,各种表演,目的只有一个,他想好。那么就告诉好的路径。但是路径不是那样简单的,走了很久,很多路。人们不喜欢复杂,只喜欢简单,快乐。那就随便指一条简单的路,比如念佛就好。满足期待,表达善意即可。
而不是一下子扑上去,我为你好,要这样这样这样,他们记不住。免费的也不会珍惜。应该像很多体系,先免费引入,然后初阶中阶高阶课程,循环授课,长期浸泡。
焦点是很好的一个框架。有一套基本的待人接物的方法。目前适合我学习。
我的行为,应对攻击,舌战。
情绪感受:愤怒。
想法:我带着善意,讲自己花费这么多学到的,经历的,遇到这些不识数的,有眼无珠的。
期待:得到尊重,善意的理解。
渴望:被爱,被支持。
所以走到底层,人性的渴望是相同的。是爱。求同存异。不管那个爱,是付出需要得到正向回馈的爱,还是如喜鹊张口等着小鸟喂食期待不劳而获的爱,底层需求都是爱,不过因为人生经历不同,思维逻辑差异,实现渴望,期待得到,想法,感受,行为的不同而已。内在本质是相同的。
那么看到渴望,回应渴望。自己能给多少就给多少。不想给的可以不给。但是不用说出来,我不给。可以根据人性的需要去说,我不知道,我也只知道一点。也可以后面内容很多,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我做了几十年,如果你想学,可以上课,慢慢来。更多的是主打另外一位老师,我在跟这个老师学习,他的课非常好。我也花多少钱。转移目标,靶子是另外一个人,捧起,尊师重道。我和你一样。我也是在学习,我们平级。这样不落埋怨。而如果要比别人高,就要成为靶子,接受人性的攻击,就需要有更高的修炼面对,接得住。这个话术可以看着现实中学习,只要我的关注点在这里,我就能看懂。
度人难度太大。我功力确实不够。接下来还是做做热线,陪一小段就可以。身体恢复差不多,明年开始开始香供度鬼吧。鬼比人好度。人魔搅合一块,难度太大了。我能活到90岁再说吧。活不过,所有经历带走,进入下一个轮回继续修。活得过,再讲众人的课。不然确实把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