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与《曾国藩家书》并称“一书一训”,被曾国藩、胡适、稻盛和夫极力推崇。它是明朝的袁了凡先生写给儿子的四封家书,告诫我们:命运不但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
而《了凡四训;译解》是李新异重新整理,它是讲述愚者认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的智慧学,是助你积极向善、找寻幸福、成就自我的励志书。
原书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构成,而李新异老师不仅把原文翻译出来,还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对人性分析,进而将书中案例更清晰明了地进行了讲解。
开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突破了宿命论的认知局限,了凡先生最初也曾尽性立命,以为一切都在孔先生为他道破的“命运定数”里。他以为自己的命运早已经被提前设计好了,自己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是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一遍流程而已。
后来他得以遇到云谷禅师,经禅师的点播,他最终领悟到心存善念,保持积极性,“命运完全可以由自己改变”,再就是引导人们积极向善。时代变迁,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变化,大家都关注的是金钱与财富的增长,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人与人之间变得尔虞我诈,各种电信诈骗、直播刷礼物现象层出不穷。第三篇积善之方告诉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且书中还教我们如何去区分善恶、真假。“有益干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一个人如果能发自内心地去做善事,不求回报,是真;抱有目的地去做善事,就是假。
《了凡四训》之所以被称为国学经典,因为确实,它对人、家庭、社会都是有益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生活中很多人却是依然恶贯满盈、为霸一方,读了此书我们知道这些恶还会影响到后世子孙。所以才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修身养性,行善积德,福泽后人。
所有民族古老的伦理道德体系,少部分精英人士在经历了现代化建设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巨变之后,道德规范在他们的内心依然屹立不倒。今天也有许多人同样由于这些巨变而怀疑、忽视道德的 价值,人心变得非常浮躁,像漂荡的浮萍。追名逐利的思想像传染病一样,危害着社会的各行各业,使人成了 “适者生存”理论 的受害者。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代的科技社会中,再次在人心、工作、 生活与传统的文化美德之间架设起新的桥梁,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使得心灵真正臻于美好。所以大家来看这本《了凡四训:译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