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播剧《狂飙》中,高启强从一个受人欺负的鱼贩,变成了一个黑社会大哥,有人说他的命运发生这么大的改变,都是源于一本《孙子兵法》。可是,他成为黑社会老大之后,害人终害己,最终落了个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
可见,一个人光有能力而心不正的话,最终还是不会有好下场。要想有个美满如意的人生,我们可以看《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明代思想家袁了凡写给他的子孙的一部家训,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诫子孙要从善、向善,这样自己的命运才能向好的方向转变。
2016年,中央纪检委和国家监察部的官网,多次号召大众学习“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了凡四训》。这也是央视推荐给国人的书单之一。
《了凡四训》与《曾国藩家书》并称为“一书一训”。曾国藩本人在读完此书后,立刻将自己的字号改为“涤生”,意思是要了断过去的坏习惯,重新开始新的生命。他还将此书推荐给他的子侄,作为他们必读的人生第一本书。
资深心理学家李新异将《了凡四训》重新整理,按原文、译文和解读,编成一本《了凡四训:译解》,更适合我们现代人学习和领悟。
《了凡四训:译解》是想告诉世人:命运虽然是注定的,但仍然可以通过行善积德来改命。
一、了凡的经历: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在战胜自己的心魔,挽救了陈塘关全城百姓的性命时,他喊出了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呐喊声震耳发聩。
哪吒是魔丸转世,老百姓对他有偏见,不和他玩,也不善待他。本来他会成为一个毁天灭地的大魔王,可是他的父亲告诉他,“你是谁你自己说了算”,是父母的爱与教导让他发生了转变。
而400多年前的袁了凡,本来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人。他遇到一个算命的孔先生,孔先生告诉他,人的命运都是天注定的。他算出了袁了凡参加县考,会得14名;府考第71名;提学考试第9名;做官能做到四川省的一个知县,只能当3年半就会离职返乡,终生无子,寿命可活到53岁。
后来,了凡先生的几次考试,都印证了孔先生的算命非常准确。他就不再做过多的折腾,彻底相信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过着按部就班的日子。
直到他遇到了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指点他:命运是可以由自己去创造的,幸福也是由自己追求得到的。如果一个人不作为,那么他的命运就像是注定的那样,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如果一个人行善积德,他的命运就会向好的方面变化,福气、好运随之而来;而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那么他的福气、运气都会消耗掉,他的命运就会变得很糟糕。
了凡先生相信了云谷禅师说的话,他对自己进行了彻底的、深刻的反省,然后决心改变。了凡原来的名字叫“学海”,此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凡”,意思是要把凡夫的见解完全了绝。
了凡先生从此开始行善积德,逐步改变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他的命运真的发生了奇迹般的改变,开始打破孔先生算定的命运。最后,了凡做了大官,也生了个优秀的儿子,享年74岁。在那个“70古来稀”的年代,了凡算是高寿了。
这篇《了凡四训》就是他在69岁时写给子孙的,里面一共有四章,也就是改命的4个方法: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二、改命先改过:改过即是新生
了凡先生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变,先要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
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坏人弃恶从善的传说。大家所熟知的“周处除三害”,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的周处是一个令乡亲们深恶痛绝的恶霸,大家欲除之而后快。可是,周处生有一身蛮力,乡亲们不敢动他。
那个时候,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一只白额虎,它们时不时地出来祸害百姓。乡亲们在背后偷偷地把周处、蛟龙、白额虎称为三大祸害,并且周处排在第一。
这时,有个聪明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假意称赞周处,夸他力气大,怂恿他去杀蛟龙和白额虎,实际上他就是希望这三大祸害互相残杀。
周处真的去了,他先是斩杀了老虎,然后下到河中,与蛟龙厮杀。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周处没有从河里上来,老百姓以为周处死了,就开始欢天喜地地庆贺。
当周处杀死蛟龙从河里出来时,见到老百姓都在放鞭炮,敲锣打鼓庆祝他死去。周处才知道自己被乡亲们当成了一大祸害。
这时的周处有了悔改之意,他便去找了当时一个很有修养的名人陆云,他告诉陆云,自己想改过,可是已经荒废了很多光阴,怕是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告诉他,有句古训叫“朝闻道夕可死矣”,只要你立志改过,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听了陆云的鼓励,周处下定决心痛改前非,终成一代忠臣。
了凡在书中也是这样告诫人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改过,什么时候都不晚。他还告诉子孙,改过的三种方法,一是要发羞耻心,一个人如果没有礼义廉耻,那么他就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
二是要发敬畏心。一个人如果失去敬畏心,内心没有一个“怕”字,那么他也是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得出。
三是要发大毅力,大勇猛心。要想改过,必须要持之以恒。因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改过就是修心,修好这“三颗心”,一个人的命运就会发生改变。正所谓“境随心转”,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改命要积善:行善积德,福泽延绵
一个人通过立志、改过的同时,还应该多做善事,用“善”来抵“过”。因为改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有时还会有意无意地犯错,那么就多做善事来积累福气。
从古至今,有很多通过做善事而改变不好命运的例子。
在唐代,有一个人叫裴度。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看相先生,看相先生告诉他,一个月之内他就会饿死。可是一个月之后,看相的先生又告诉他,他以后会做大官。
裴度听了很生气,他说:“说我饿死的也是你,现在又说我会做官,这是为何?”看相先生说:“你本来是会饿死的,但是你做了一件好事,所以免了灾。”
原来,裴度在一次赶庙会的时候,捡到了两条珍贵的玉带,他就坐在庙前等待失主。后来,一位小姐赶来,原来玉带是她丢失的。为了感谢裴度,这位富家小姐提出要送一条玉带给他。裴度说:“我如果是贪财之人,就不会坐在这里等失主了。”
正是裴度的善心救了他自己。后来,裴度一直坚持行善积德,最后真的位至三公。
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还讲了很多行善积德的故事,以及如何去行善。这对于现代人的我们,都很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行善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行孝、救人、诚心、持续的善心,不可滥杀无辜、维护他人名节等等。
《易经》有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了凡先生就是通过发愿做善事,为自己积了福,从而让自己的命运发生了好的转变。而《狂飙》中的高启强,因为做了太多的恶,视人命如草芥,最后被判处死刑。
刘备在告诫他的子孙时也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善事,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福气也会延绵不绝。
写在最后
《了凡四训:译解》很适合当下的我们静心捧读,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我们都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指引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正如净空法师对此书的评价那样:这是人生必读的一本书,对当代人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是一本能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的好书。
现代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了钱财和名利,失去了做人的底线,甚至不惜触犯法律,去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像这样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
《了凡四训:译解》的作者李新异认为:真正影响人命运的两种因素,就是善与恶。善恶是一体两面,我们为善还是为恶,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所以,我们想要的好命,其实就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愿我们都能做自己命运的摆渡人,用一颗赤诚的善心,去化解人生的风雨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