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是个比较乐于分享的人,几乎每次外出学习我都愿意挑战自己站起来分享一次。但是,今天晚上听完雷宏老师的课后,我却没有要分享的冲动。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听雷老师的课,对于她讲的一些理念和观点,我还需要好好消化一下。雷老师一个晚上分享的东西,值得反复品味。当雷老师宣布她的分享结束时,我呆呆地坐着,仿佛进行了一场精神洗礼,心思还在那个场域里徘徊,久久不愿出来。
我无法用语言具体描述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悟,但是我分明感到有东西在我心头盘旋。是的,我被触动了。虽然雷老师今晚说的一些观点,我之前是知道的。但是不知为何借助周国平的《愿生命从容》,再经由雷老师联系实际的解读,我突然觉得自己的领悟更深了。
我平静地走出荟萃书店,进电梯,开车门,回家。心里一直很平静,其实当时我很想发个朋友圈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我就那样在春天的夜晚,吹着暖暖的风,缓缓地开着车,不紧不慢地走在安静的马路上。
我反复回味着雷老师的一句话:丰富的安静,要稳稳的,静静的。然后我脑海中跳出一个词:静能生慧。是的,静下来的时候人会变得平和、从容,很容易接受并理解一些事情。
我联想到了我的学生,今天刚刚期中考试,中午看到学生做的试卷,我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考前半个小时刚背的内容,考场上能答出来的人却不到一半。反复强调过的几个字词,依然做不对。我真的感到很无语,尤其是看到竟然有学生空了两三道题,还是中等生,一个字不写,真是恨不得立马进教室把他们一个个揪起来,问问他们到底来学校干嘛来了。只有老师才能理解这份焦灼、苦闷心情,你辛辛苦苦讲了那么多,紧赶慢赶把你认为的重点复习了一遍,结果出了一道原题,能做对的人却屈指可数,怎能不令人生气、沮丧、绝望?
看学生的试卷,几乎每一道没做对的题都像针一样刺着老师的心。一下又一下,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看不下去了,感觉自己的付出打了水漂。我甚至想好了明天怎样去课堂上训学生,连步骤都想好了,说什么话也想好了。我已经等不及明天了,恨不得立刻马上进教室发一通火。
但是,当我一个人开着车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琢磨着今晚的读书会时,我的心突然变得柔和了、安静了,不那么焦虑了。我突然在心底原谅了我的学生,有那么一刻,我真的站在了他们的立场上去想这件事。没有人会故意把事情搞砸的,谁不想把题目都做对拿个高分呢?难道他们是故意记不住那个词语和那句古诗的吗?他们真的不是故意的,而且就像一位同学说的“早读的时候背会了,但是考场上又忘了”。我们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吗?前一秒还记得很清楚的事情,后一秒就忘得精光了?
在这个惠风和畅的夜晚,我晃晃悠悠地往家走,心里想了很多很多。我突然改变了主意,明天上课我不会大发雷霆了,做错的同学,按照我们之前约定好的把知识再巩固一下就行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课堂上歇斯底里了,因为我突然理解了他们。我们真的很有必要跳出自己的生活,站在高处重新审视发生的一切,那样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奇怪的是今晚雷老师并没有讲如何教育教学,但是我竟有了以上转变。其实,世间万物都是相通的。当我们不再陷入“应该怎样怎样”的执念,我们就会通透很多。我们不会再苛求别人什么,我们会去理解他人,理解生命。生活没有解药,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