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闭症,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个安安静静呆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
一个无论你怎么温柔的对他,他都不会看你一眼,让妈妈揪心的孩子。
或者是重复的开门关门,让家长抓狂的孩子
或者是把手指头咬出血,让父母心碎的孩子
没有语言,3岁了不会叫妈妈,也许永远都不会。
没有交流,他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根本无法走进他的世界。
甚至当你想要靠近时他都会排斥,甚至恐惧
简单的算术对他们来说却是如此困难,不管你有多少耐心,可能都会选择放弃,因为真的一次次的失望你也经受不起。
他们被关注,是因为这些特殊的行为;所以一说到自闭症,大家想到的是这些表现。
可这些表现只是结果。如果真正的帮助他们,必须要找到原因,才有希望。
首先大家想到的是遗传,然后发现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是一个患病,另一个就一定患病。
环境污染?家庭环境?心理创伤?还是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知道自闭症的发生不是任何一个因素单独造成的,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到每一个自闭症患者,他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很复杂。
但是好消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自闭症,告诉我们他的故事,我们开始越来越了解这个自闭症的世界。
因为了解,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尊重,因为尊重,所以不再伤害。
打个比方,想想当初我们对艾滋病的看法。
当我们把艾滋病与行为是否检点联系在一起,那就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医学问题,那何谈解决?
如果我们认定自闭症只是一个精神行为问题,我们只会针对行为,这个结果去做一系列的康复。
而有很多行为如果不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单纯做康复是很难解决的。
反之,如果找到了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也许解决方案非常简单。
比如一个孩子拿头撞墙,这是行为问题,还是因为他头痛,觉得头要炸开了,而他无法沟通,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帮助,最终找到的自我缓解的方法?
再比如一个孩子不停的把玩具摆成一列,然后推倒重来,一遍遍不厌其烦,是重复性行为问题。
还是因为他内心非常恐惧,焦虑,他在自我疗愈,就像我们成年人去练瑜伽一样,只是为了让自己静下来。
还有,孩子不停的在屋里跑来跑去,似乎漫无目的。
但是也许他是因为身体里像着了火一样,他必须这样跑动才能够舒服一些。
又或者一个孩子咬自己的手指,咬的鲜血淋淋,他却似乎没有感觉到痛。
是孩子疯了吗?这样自残?还是他感觉不到痛,甚至感觉不到身体的疼痛,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确认一下?
自闭症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精神行为问题,不再是让人绝望的疾病。
我们开始看懂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而且开始懂得如何去防控这些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不过自闭症是如此复杂的一个疾病,怎样做才能最有效的把国际前沿的研究和信息分享给大家。
又该如何做才能让这些国外验证多年的方法在中国快速落地与发展,又如何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尽快的、最大程度的为这个群体提供帮助。
A.一系列简书,每期一个主题,讲解一个知识点。
B.去年10月27~29日在中国举办首届营养医学国际高峰论坛,首届的专题就是自闭症,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专家来与大家直接交流。
C.制定自闭症防控共识,随之制定详细的可执行的指南,让自闭症实际落地。
请大家跟着我们一起来一点点了解自闭症的世界!
图片来源:Google、百度图片
本文由NIAS营养学国际研修专家提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