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对此诗的注解为赞美为天子管理鸟兽的小官,或许我太愚笨,没有读出这层含义,只欣赏到了另外的情景。
“驺虞”,《山海经》中描述的一种义兽,生性仁慈,不伤及人类,只食自然死物之物。后来理解为猎人或者司兽之官。无论何种理解,都会熟悉万物灵性,精通自然的规律,懂得节制,猎而不尽杀。
对此,的确应该赞美!
不过,我对诗歌中的数字“五”更感兴趣。《诗经》中有很多诗歌都与数字有关,追溯远古,数字的最初都与天地万物有关,皆用于占卜,数字常与一定的物象联系,才会有了“结绳记事”。数,也蕴涵了万物之美。经历岁月淘涤,现在的数字已失去了原有的灵性,只剩下干瘪的躯体。
那么,数字到底会指向怎样的物象呢?如“三”,《说文解字》解为“三者,天地人之道也”,老子也曾解:“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就是万物之始,又为成数,具有文化中特定含义,逐渐为制度的实数,“三司”等等。
本诗中的“壹发五豝”“壹发五豵”中的五,《说文解字》中解“五,五行也,阴阳在天地的交午也。”五,指五行,金木水火土,这是万物之象,概括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物质。殊不知世间的物质,都是千姿百态。“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原。”五就不是实数,而是虚指概数,若理解为“很多”,就呆板了。之前《小星》:“三五在东”,漫想星空,怎能是“很多”?是交错,纷乱。
唱咏诗歌的季节是“彼茁者葭”,草木旺盛。“壹发五豵”,是“五”交错繁盛,是万物生机勃发的最好季节。
在这样的季节中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守时,明确自己是自然的一分子。咏唱之,也思考之:不是自然需要人类,而是人类需要自然!人啊!不要忘记,你不要妄自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