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原 句 译 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不怎么被国家重用,所以有时间学得了一些技艺。’”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我很有知识吗?根本不是这样。有一个粗鄙的人来问我,我对他的问题一无所知。我能做到的事情就是从正反两个方向不断提问,让他自己发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了,黄河中没有出现图画,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9.10:子见齐衰①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注:“齐衰”[zī cuī]亦作“齐缞”。丧服。
原 句 译 文
孔子对于穿丧服的人、穿礼服戴礼帽的人和盲人,相见的时候,哪怕他们很年轻,也一定会站起身来;经过这些人身边时,他一定快步走过。”
我的心得体会:
1、因为追求完美,我是典型的“选择难”,一遇到事情,纠结、矛盾是我思想的常态。现在,已经影响到我的儿子。儿子到超市买东西,经常是举棋不定,思前想后,很长时间做不出选择。
完美,只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意识。你觉得可以,它就是完美,你觉得不可以,它就是缺陷。绝对完美的事情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像孔子所教导的那样,遇到事情“叩其两端”,想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分别是什么,我能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我能借助的他人的力量是什么。问完这样的问题,就不难做出选择了。
2、一个人的修养全部体现在细节中。一个社会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体现在它怎样对待特殊群体及弱势群体。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就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离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也不远了。”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