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世界很简单,它之所以看上去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作用。人生本来并不复杂,是“我”把人生弄得复杂化了,故而很难获得幸福。

应该立足于目的论而不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不可以从过去中找原因;要否定精神创伤;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的。目的论的一大前提就是“人可以改变”,而人们时常在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之所以无法改变正是因为我自己不断下定“不要改变”的决心。我缺乏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气,也就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正因为这样,我才会不幸。

以上几段来自《被讨厌的勇气》开篇几章,作者通过哲人和青年的对话,开门见山表明每个人的不幸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乍一听十分不讲道理,但细读完前几章发现如此反直觉的观点背后有着独特且自洽的逻辑支撑,可能读一遍两遍不能立马化为自身智慧,但总归开卷有益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觉“原因论+目的论”或许更好 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但不是过去造成的,是对过去的看待方式(自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又...
    抢走薛定谔的猫阅读 110评论 0 1
  • 《被讨厌的勇气》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者岸见一朗将原本高深难懂的阿德勒心理学结合贴近生活的例...
    阿逢_59af阅读 239评论 0 0
  • 如果你自己发生变化 进行课题分离 世界也会变得简单 摘掉墨镜后世界会太多耀眼 你有勇气正视这个世界吗?原因论--目...
    王pp阅读 175评论 0 0
  • 用三栏笔记法阅读《被讨厌的勇气》章节 引言 内容 哲人说,世界极其简单。 人们之所以觉得世界复杂,是因为人通常是...
    秋芊子阅读 150评论 0 1
  • 今天在翻看过去的日记,发现自己在2016年7月2日的日记里问自己:“你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吗?”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
    璇子的自留地阅读 326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