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管理者其实应该有三个角色,千万不要以为一个管理者就“管理”这一个角色,分三层,最上边的叫领导者;中间层是管理者;下边叫执行者,是每一个管理者有这三个角色,不是单位的管理者分这三种类型的角色。
首先,先来说何谓“领导者”?有人说“领导者”是指定方向的人,不完全是,领导者是通过营造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两个关键词:营造氛围(路径);提升绩效(结果)。有些管理者会想:我要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营造团队氛围?内心里一定在想值得吗!当他认为不值得的时候,这些管理者脑袋里一定装的只有业绩,还是业绩。我们来举个例子,电视剧《亮剑》,李云龙就是一个特别会应在团队氛围的人,为了营救营长张大彪,李云龙把枪一拔,带着独立团的“兄弟们”视死如归的就杀了过去,士兵们看了这场景,怎么不被感动,怎么不被激励!可能这个例子有点“轰轰烈烈”。再往小的事例上说,例如作为班长或者组长,你看到你的“兵”值班很辛苦,你走到他面前说:你休息一会吧,我来帮你站一会;说老李家有人住院了,咱们下班后一块去看看他吧;这个月业绩不错,下班后到我家吃火锅等等,这都是小小的营造 氛围的事例,这些应该都能做得到。
再说“管理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有区别的,“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不是你自己亲自完成工作的,也就是“反对”亲力亲为,他不知道要培养下属的成长,这将是员工的噩梦。因为员工做什么没有动力,反正我做的你都相不中,都不满意,都还得修改。有些管理者总认为员工能力弱,做不好,甚至抱怨自己没有实力派的兵,有这样的思想,就会不信任员工,也不会放手让员工大胆做事,一旦出现错误,自己就扛不住了,就着急了,最好的办法是“扛住”,在一些事情上给他们犯错的机会,不然永远不会成长。衡量一个管理者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你做出多少业绩,主要的标准是看你培养出来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你带出了多少能打仗的兵,这才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指标。所以要记住,不要凡事都亲力亲为,要给员工一定的成长空间。
还有一个是执行者的角色,执行的定义就是出结果。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每个人看似该干的活也都干了,但是最后没有产出,这就是“缺乏执行”,所以执行的核心定义是“出结果”。
三层角色,哪个才是最重要的呢?一个高层管理者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营造氛围;而一个初级管理者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做执行层面的事情,只有你执行的好,你才会有机会成为更高的管理者。对于中层来讲,执行、管理和领导三者缺一不可,所以中层是最辛苦也是最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