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勃朗《夜巡》到余秋雨《雨夜短文》
文/野野
事情要从伦勃朗的名作《夜巡》背后的故事说起。
伦勃朗被称为十七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优秀的画家。他的杰作《夜巡》,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并称为世界三大名画,可见其艺术人文价值之不朽。
这三幅作品中,《蒙娜丽莎》最为名声大噪,达芬奇的故事堪称家喻户晓;而《宫娥》的作者委拉斯凯兹作为西班牙首席宫廷画师,也得到了善终。两位画家都可谓是“赢得生前身后名”。但只有这幅现在被当作荷兰国宝的《夜巡》,让伦勃朗在生前坠入黑暗的深渊,并且再没有从深渊爬上光明的人间,最终死于贫民窟,连下葬的费用都是朋友凑的。
在现在的主流评论中,已经淡化了对伦勃朗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反思,而是再次把画家和画作捧上神坛,以纯粹的艺术和美学为视角去赞美、追捧与惊叹。直到读到余秋雨的《雨夜短文》,才让我得以有机会详细深入地回顾这幅名画的历史:
在伦勃朗36岁的时候,有十六位保安射手一起凑钱,请伦勃朗为他们画一幅群像画。将十六人安排在一幅画中,在当时难度是非常大的。伦勃朗彼时事业可也是顺风顺水,“艺高人胆大”,设计了这样一个类似舞台剧的场景:保安射手们接到了报警,正准备“日巡”——是的,这幅画一开始应该是“日巡”,后来因为保管不善,竟然生生被烟熏成了《夜巡》。画作的完成践行了伦勃朗的艺术主张和技巧,但是当雇主,也就是那十六位保安射手,看到这幅画时,却爆发了强烈的不满。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出资是平均的,而画面中的人物,大小、角度、光影、主次……也太不平均了。他们的愤怒可谓点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叫骂已不能使他们泄愤,他们将伦勃朗告上了法庭。
如果保安射手没有艺术欣赏力,那么普罗大众呢?如果普罗大众喜欢人云亦云,那么当时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呢?他们都选择了嘲笑、辱骂甚至是迫害,恨不得每个人都要对已经伏在地上的伦勃朗踩上一脚。又是否可以想象,在伟大的画家被千夫所指、万人笑骂时,这幅日后的至高经典,竟然曾经被水泡、烟熏、裁剪,甚至被硫酸泼过呢?而伦勃朗此后虽然依旧不乏优秀作品面世,却几乎不再能进入展览、卖出画作,最后贫苦离世。
对“身后”才得以享有巨大名声的文艺家,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有有“音乐之父”之称的巴赫和有“诗圣”之称的杜甫。然而,巴赫和杜甫应该称为“被挖掘”,而伦勃朗,大概是“被平反昭雪”吧!一百年后,伦勃朗和他的《夜巡》,登上了神坛。
余秋雨在短篇散文集《雨夜短文》中有两篇谈伦勃朗的文章,分别是《他拒绝了》和《我满眼是泪。》
其中《他拒绝了》一文,讲述了《夜巡》背后的始末,强调伦勃朗宁愿困苦至死也不在艺术的原则问题上做出妥协让步,是人格尊严的缘故,大有因“舍生取义”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壮烈和悲凉。这个事件不应该被淡化而应该充分重视,是因为“它关及一个世界顶级画家,一幅世界顶级名作,关及一座审美等级很高的城市,关及整整一生的灾祸,关及延续百年的冤屈。里边,显然包含这一系列人类学意义上的重大悲剧。”可谓看得冷静,也看得透彻。
《我满眼是泪》一文中则截取了一段情节。去世前一年的伦勃朗已穷困潦倒,给自己的学生脱衣做模特,却一眼瞟到学生的画作,其笔法依然在拙劣地模仿着早期的伦勃朗,大师立即转过脸去。这一转,余秋雨满眼是泪。并非是因为“低劣的文化环境可以不断地糟践大师,使他忘记是谁,迷迷糊糊地沦落于闹市、求生于巷陌”,而是因为“他居然在某个特定机遇中突然醒悟到了自己的真相,一时如噩梦初醒,天地倒转,惊恐万状”;而是因为“千万不能让伟大的他们清醒,一旦醒来,哪怕是一点点,就会刹那间掀起全部记忆系统,他就会面临崩溃的边缘。”可谓目光如炬,力透纸背。
但我更希望余秋雨是真正出自对艺术、对历史、对人生的叩问和悲悯。因为《雨夜短文》中已有太多篇幅涉嫌在故作高洁超脱中,怨怼外界(包括平民、社会、专家、同行等)对他的抵制、诟病或所谓迫害,连此篇对伦勃朗的身世感慨,也有影射自己的嫌疑。对于这一点我想说,一直以来确实存在因诟病余秋雨为人而无法理性去看待欣赏他作品的情况,这压缩了他作品的高度。但这是外在的力量。若余秋雨因过于迫切洗白自己而对文章的内涵与外延产生负面影响,将会成为压缩他作品高度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