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老师说,为什么我们会过的不幸福呢?为什么会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糟糕呢?这都是因为我们的期望值太高了,而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就会失落就会有情绪,在情绪的状态下就会伤害双方,让大家都不开心。张晋老师说:接纳孩子的现状,降低期望值,回到行为上引导孩子,孩子没压力,才能在快乐中进步成长。
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好比在建楼房,父母的思想好比打地基,相处好比一楼,思想(教育)好比二楼。我们地基没打好,一楼摇摇欲坠,却拼命的在建二楼,最后导致楼层崩塌(如孩子与我们的关系破裂)。父母要好好的学习思想(打好地基),才能在相处(建一楼)中给孩子传播爱,只有相处做好了,孩子才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建二楼),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最终得到好的结果。一直以来我都是在教育层面(建二楼)做孩子的功课,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导致孩子的不喜欢,对抗,叛逆,迷茫……原来我一直搞错了方向。
张晋老师对我说:“对于哥哥,就像两层楼的故事,你要在一楼“相处”做功课,无论他做什么都接纳他,相信他,给他爱,告诉他你爱他,他是最棒的,用你的行动与爱让孩子从新接纳你,信任你。先相处好再谈教育,否则孩子会一直在对抗”。多么实际的道理啊!以前我一直都不懂爱,觉得我都这么爱他们,为什么他们感觉不到呢?原来是爱错了方向,变成了害。
张晋老师一直说:“爱的资源不是爱,美好的感觉才是爱;起点是爱不是爱,终点是爱才是爱”。终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爱,我们天天践行的行为,原来并不是爱,爱是让对方感觉到美好、愉悦。爱不是单向的,如果对方不能接收到、不能感觉到,无论你做了多少事、付出了多少努力,那都不能算之为爱。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是主动方,孩子是被动方,我们要主动学习改变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传播爱,让孩子快乐开心,他才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思想植入)。孩子是一面镜子,父母主动射出爱的光芒,孩子反射回来也是爱的光芒。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反应出了父母射出怎样的光芒。给爱的标准就是用别人的爱来衡量,所以父母要以孩子的要求来改变自己,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搞好关系让孩子喜欢自己,进而再谈教育。
事重要,人永远比事更重要,教育孩子重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我以前一直打着爱的旗号,教育的旗号在伤害孩子的自尊,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伤孩子自尊的话,把孩子培养成了我的“仇人”。通过学习我终于明白了我错在哪里了?为什么锋锋现在会这样了。我往往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受我控制,出现不好的结果的时候,会激发我的负面情绪,失去理智而把孩子给伤害了,出现了事比人重要的结果。所以就把孩子越推越远了。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孩子是一个人,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欣赏和夸奖所带来的能量是克服缺点的动力和勇气。过去我一直在说缺点,活在了半边的世界里,伤害了孩子。现在我要善于捕捉孩子的优点,放大优点,多说优点。要接纳孩子的现状,欣赏他,相信他会越来越好,认可他,给他无条件的爱,多看优点,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及时肯定与及时鼓励孩子,活在阳光、积极、正面的世界里。学会爱,传播爱,把爱传到孩子的心里去,让孩子感觉美好,孩子就会喜欢我信任我,我们的关系就会和谐了。
张晋老师强大的能量场,强大的思想植入,看着高中组的哥哥姐姐们在思想的洗礼下从对抗到融入到觉醒,真的好感动,我相信我的孩子也会有觉醒的一天。只有父母好好学习改变思想,孩子自然会转变。
我要做教育行动上的巨人,我坚信:好孩子是信出来的,好孩子是爱出来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孩子是等出来的。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所有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