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指南:重点方向与关键要求解析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通知,正式启动2026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工作,明确各省市需在10月24日前完成报送。此次申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及设备更新领域,同时对支持方向、资金规则及申报材料作出重要调整,企业需抓紧准备,确保合规申报。

一、申报核心要求

1.项目阶段与规模:申报项目须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建设进度不超过80%。

2.避免重复申报:已获其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重复申请。

3.手续完备性:需提供环评、用地、规划等审批文件,暂未齐全的须提交书面说明。

二、新增支持领域与国产化要求

2026年特别国债在传统领域外,重点新增三类设备更新方向:

安全生产(如矿山智能监测、化工防爆设备)

电子信息(如6G实验室原型机研发)

设施农业(如智能温室光控系统)

关键条件:上述项目国产化率须达到85%以上,以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三、资金规则调整

1.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中央财政资金占比从60%降至50%,地方配套资金需提高至30%-40%,剩余部分可通过政策性银行绿色信贷补充。

2.单项目额度限制:最高支持金额调整为3亿元(原为5亿元),但AI+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可突破上限。

四、申报材料优化

1.能效与淘汰承诺:需提交新旧设备能效对比表(附第三方检测报告),并出具淘汰设备处置承诺书。

2.碳减排测算:新增专项章节,要求明确资金使用与其他财政资金的隔离管理。

五、时间节点提醒

省市级截止:10月24日(区县及地市需提前审核推荐)。

工业设备更新专项:省级申报预计10月9日(国庆假期后)截止,相关企业需优先准备。

六、申报建议

1.尽早对接主管部门,确保项目符合最新支持方向及手续要求。

2.重点关注国产化率、碳减排等新增指标,避免因材料不全或重复申报影响获批。

3.高优先级领域:AI+工业互联网、6G研发等项目可争取更高额度支持。

此次国债申报窗口期较短,企业需高效准备材料,精准匹配政策导向,以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