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图书馆的情结 文/张芷若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提升人生的高度” 。--题记
我爱读书,因为与经典同行,可打好人生蓝图;与博览同行,可开拓广阔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而书臵于图书馆,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散发着芬芳的神圣书库。
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的一角,细细地品尝着一杯香茗,悠悠地涉猎群书。或许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着一份书香安逸的沁味;或许这是一种追求,追求着一份心灵的震撼;或许这是一种品味,品味着一份静谧的安然;或许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看书。记得小时候对图书馆的印象是模模糊糊的,只知道这个名字却并不知道它究竟是做什么的。接受教育后,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知道了图书馆是一个地方,那里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更充溢着令人欣喜的“香草”。中学后,我更知道了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的地方,也是我们查阅资料的好去处,更是启迪思想、慰藉心灵的神秘之地。梅贻琦曾说过“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我认为图书馆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儿时起,我们常常被教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对于天性调皮好玩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对牛弹琴。看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饱读诗书,我也开始强制自己走进图书馆,拿起那厚重的书本,每翻一页就犹如提着千斤重的物品,但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所俘获。虽然我对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更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是对书天生就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吧,每每走进图书馆时,总有一种游走于知识海洋的亲切、愉悦,是那么的使人感到惬意,令人有充满了的满足感。怀着期待的心情,重新涉足这一乐土,我似乎在安详的图书馆里又闻到那股熟悉的而又醉人的油墨香味,那种莫名而又奇妙的温馨感油然而生。对于爱书人来说,人生的一大乐事莫过于能在一处安静的地方美美地看着自己酷爱的书籍。
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我可以以肆无忌惮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天空,在这里不必理会或担心别人的烦恼琐事,更不用为了迎合某人而伪装自己。静静地在那坐着,不用理会时间的流逝,手捧书籍,一页一页地、淡淡的翻看着、品味着,无拘无束的飞驰在书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心驰神往的徜徉在书的无边海洋里,欣赏着书所带给我的无穷快乐。认真聆听圣人的高谈阔论,与前人据理力争,探寻主人公那脆弱的心灵,细细倾听少女们内心的轻声诉说,是怦然心动抑或是嘴角微微上扬,是黯然神伤抑或或是愁眉紧锁,没有虚情假意,没有假情做作,流露出真实的自我,是黯然落泪,还是嚎啕大哭,不需要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的悲伤,不需要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的惊恐。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什么会爱上读书,所以不要再问我为什么会爱上去图书馆,我只能说这个充满阳光而又神秘的图书馆令我向往。
在这里,我重拾回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那属于自己的充实与快乐。有人说: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请记住你所拥有的,好好地去利用图书馆,好好地去沉思,去思索。时常看着太阳轮回往复,我是心便随其而动,我想到夸父追日,孩童时读的“与时间赛跑”,明白了生命在于生生不息,不断的前进。闲暇之际,端上一杯淡淡的香茗,依偎在栏杆与天地融为一体,或静坐书桌前看窗外微风吹动绿叶,时而浅尝小口,来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我依然坐在图书馆的一隅,细细地品味着,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