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其中涉及的风月宝鉴,却蕴含了高深的道理,对于向来学问肤浅的我,一时不知如何点评是好,于是拖到现在。硬着头皮,尝试点评一番。
这篇文章把手机比作空空道人手中的风月宝鉴,这个比喻形象,令人深思。
我也看过《红楼梦》里风月宝鉴的故事。风月宝鉴是一面镜子,在红楼梦第十二回里出现。
凤姐毒设相思局,令贾瑞邪思妄动,沉沦不已,转而进入一种病入膏肓的状态。
此时,空空道人手拿一把风月宝鉴而来,说是可救人命的家伙。只要天天照,假以时日必可痊愈。但只可看向背面,切不可看向正面。
哪知,贾瑞拿起镜子反面,竟是一面骷髅。于是抛了而去,破口大骂,转而看向正面,这一看可不了得,里面正是自己朝思夜想的凤姐在向自己招手。早已被凤姐勾魂而去的贾瑞哪里受到这等诱惑,只轻飘飘地入了镜子里与凤姐欢会,一次不够,又进了第二次三次,不想竟绝精而亡。
我想这风月宝鉴的反面就是贾瑞内里的真实样子吧。空有一身躯壳,实际灵魂尽失,在对已为人妻的凤姐动情思的过程中,贾瑞早已迷失自我。
空空道人让他只可望向镜子反面,正是意在让他开始不断反省自我、认清自我的过程,其实他得的不过是心病,这种病表现为迷魂症,只要他找回自我,病自然痊愈。
只不过鬼迷心窍的贾瑞完全没有领悟到空空道人的一番用意,反而偷偷看向正面。这风月宝鉴的正面正是充满了诱惑的情色,本来已病入膏肓的贾瑞身处其中,只会让他更加迷失自我,死得更快。
其实《红楼梦》的初稿就是《风月宝鉴》,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初心正在于表现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是一个意象,一面是真事,一面是假事,一面是真实的我,一面是正在扮演角色的我。
可以这样说,曹雪芹把真事隐去,即把风月宝鉴的反面镜子给隐藏起来,借用贾雨村的假言假语讲述了一些风花雪月的情事。
人们往往在经历了一些情事后,才找到真实的我。观故事的人,往往在看过一些情节以后,才能找到故事的真相。
整部《红楼梦》写了一个繁盛至极的贾府 。那些看上去奢侈美好的东西,实际可能是欲望的陷阱。贾府沉沦在美好的事物中,不断败落凋敝。这正是曹雪芹隐藏的真事。
红楼梦中每个人物角色命运不同,跟他们所处的情境,以及最后做的选择有关。
像贾珍、秦钟、贾瑞这类的人物,纵情于声色之中,早已失去了自我,倘若又被虚假的情色所迷惑,只会越陷越深,直至死去。这一类的人,是经受不住诱惑的,所以空空道人提醒贾瑞切不可看镜子正面,他们需要远离诱惑。
像甄士隐在遇到瘌头和尚、跛足道人对他说的一些疯话,能够知道他说的是真话。一首《好了歌》道破真相,世人只当疯言疯语,甄士隐本是有慧根的人,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能很快悟道,附和诗一首,然后从此随一僧一道出了家。
贾宝玉虽然也是贪恋人间的情色,最后也在经历很多事情后,开始看破红尘,出了虚境。
每个人都在面临种种诱惑,在经历一些感情的事,拥有欲望和情感。有些人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抵抗诱惑,分辨得真假,有些人渐渐迷失自我,沦陷自我。
第一回中“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出现在太虚幻境门口对联的一句话,意思是把假的当作真的,时间久了假的就被认为是真的了,真的就成为假的了,把一无所有当作应有尽有,那么你所有的东西就和没有了一样,都是空的,虚幻不实的。放在这里也很适用。
如果我们把一些假的事物当作是真的事情,我们就会蒙蔽双眼,沦陷自我,最终变成那具没有灵魂的“骷髅”。如果我们看到了事物的真相,向死而生,反而能扭转事物的局面。
一部手机,一柄风华宝鉴。如果我们早看清正在沉沦手机中一些迷人的信息背后的结果,我们不断反思自我,认清自我,就能化解危机。反思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们若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最终只能毁了自己。
我们应及时抽身,克制自身欲望,发现自我需求。关机以远离诱惑,也是一种不错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