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梳子卖给和尚

何为营销?上课前我在想这个问题。

老师先是问了我们一个问题: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

第一个同学说,可以告诉和尚们还俗的时候需要。我觉得这种能卖出去的梳子数量有限。

第二个同学说可以和住持合作,在寺庙卖梳子,住持吃一部分回扣。这就是贪污腐化的层面了。

然后老师列举了一个营销案例。

营销公司派营销员去寺院卖梳子,甲卖出了一把梳子,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丙卖出了一百把梳子。三个人用的分别是什么方法呢?

一位女同学说,一把和十把或许是卖惨感动和尚,一百把大概是发掘了梳子的不同用处,比如疏通筋络等等——倒也是一种营销方式。

后来老师给出了案例原本的答案。

卖出一把梳子的甲真的是用卖惨的方式,奔波劳碌求爷爷告奶奶地感动了一个小和尚;

卖出十把梳子的乙是找到了高山上的寺庙,因为山高寺远,前来的香客的头发在途中被风吹乱,乙于是和住持说,在神佛面前仪容不整是不敬的行为,应该放一些梳子供前来的善男信女们整理仪容。乙相对来说是善于观察,能够把使用的对象转变成前来寺庙的善男信女,也是很不错的营销手段。

卖出一百把梳子的丙,则是和住持沟通,说如果前来求佛的香客都能够得到一件佛祖的信物,使得这些善男信女无论在何地都能感受到佛祖的庇佑,就再好不过了。而且住持的书法行云流水颇具禅意,在梳子上刻上住持的书法,再赐给前来拜佛祈福的香客,可谓佳事一桩。

住持听了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买下了一百把梳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