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花了两篇文章的篇幅,对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进行了概述。今天咱们来评价一下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
科学性评价:弗洛伊德的东西压根就不科学
前面我们提到二元论是没有科学基础的,或者是就是不科学的。但我们没有细致定义一下什么是科学,这里提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也不科学,那我们需要在这里先界定一下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
科学满足的第一个条件是,无法被证实,但一定可以证伪。所有的科学规律都无法被证实。这句话看似很难理解,其实很简单。举个例子: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句话是无法被证实的,因为你不可能看尽天下所有乌鸦以证其色。但是,如果哪天你抓到一只白色的乌鸦,那么这个理论就被证伪了。这句话严格属于科学语句范畴。科学满足的第二个条件是,可以作出可被证伪的预测。假设明天你去森林抓到一只乌鸦,那么不用看,我就可以预测它是黑色的,但我的预测有可能是错的,可被证伪。但如果我换种说法:世界上一定有乌鸦是白色的。你发现没,这句话永远不可能被证伪,只可能被证实,也无法做出有价值的预测。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伪科学。(以上观点整理自《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
这里为啥要这么详细地去解释「什么是科学」,是因为我觉得这很有意思,这涉及到一个人的底层认知。真实的科学理论恰恰是可以被证伪、不能被证实的,而伪科学却是可以被证实、不能被证伪的。真实的科学理论要冒着干掉自己的风险去做出大胆预测,而所谓的伪科学却可以大言不惭地冠以「一定、绝对」的状语,却一点有用的预测都做不出来。是不是很有意思?相对论证伪了牛顿经典物理体系,但很有可能还是错的,不过,能做出像「引力会使光线弯曲」这么神奇的预测,我对它的敬仰已然是滔滔江水。同样的爱意也送给那些虽然被证伪却依然牛逼闪闪的牛顿们。
弗洛伊德理论体系并非科学体系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大部分内容都不可证伪,有的部分还有过于模糊、循环论证之嫌。本我,自我,超我,想想是很有道理,但是怎么验证?不晓得,没办法。比如,精神分析学家会总结出这样的观点:「成年人的人格特质,是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的梦境都是愿望满足的伪装」。科学家会说: 「我反对,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这些观点」。精神分析的支持者们会回答:「你对我观点的反对,说明这些观点让你感到痛苦,而你感到痛苦又是因为我是对的」。通常下面他们接下来就会说句相当严重的话:「你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上的话是Bloom教授的调侃之谈,但也基本说明了问题。弗洛伊德所得出的一些具体而可证伪的预测,并不怎么对,然而还有更多的内容是难以去证伪的。弗洛伊德总结了一系列偏激的关于性的假说,这些假说解释了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成因。但是,这些理论的实证支持却寥寥无几。精神分析学家通常会标榜精神分析在治疗心理疾病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功,以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但其成功范围非常有限。对于大多数的心理障碍来说,也确实存在着比精神分析更加快捷可靠的治疗方法。
事实上几乎没有心理学院系研究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它既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也不属于临床心理学。虽然也有例外,但大多数情况下,就连在心理学系中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者也会对其有所批判,他们中很少有人会把自己视为精神分析从业者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即便在临床和大学的其他学科里会涉及到弗洛伊德的理论。你可能更多地在历史系、文学系、哲学系听到它。
正面评价:给「无意识动机」狂点32个赞
无意识动机的重要性无可撼动
无意识动机,或者叫潜意识动机,是非常著名的理论,这也是我对心理学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今天我们多聊一点。随着你对心理学了解的逐渐加深,你会发现只能用「神妙」来形容你的潜意识。
人的思维定势,或者叫思维惯性,强大到让人惊愕;心理暗示,看似轻描淡写,却可以称得上是心理学中的独孤九剑(练不好也可能练成葵花宝典);高质量的冥想或自我催眠,可以开启人生另一个维度的大门。这真是生而为人非常神奇的一个部分,简直让人惊叹心灵力量中那带有魔性的美。深挖这些东西背后的价值,结果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让你目瞪口呆。我简直要翻遍弗洛伊德的朋友圈,给他关于无意识动机的每篇文章都狂点32个赞。
对语言的本能理解,很多情况下是无意识的,这是现代心理学中一个最简单的例证。你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理解一些话的,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理解语言,但你却能够快速且本能的做到。再比如,恐惧是最能调动潜意识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无意识动机决定我们好恶的观点,得到了很多来自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证支持。研究发现,如果人们需要经历一些坎坷甚至痛苦的入会仪式才能够进入某个社团的话,那他们会更喜欢这个社团。你可能会觉得,他们会不怎么喜欢这个社团,因为有人捉弄了他们,但实际上效果却相反。付出愈多,喜爱愈甚;追求时承受的痛苦越大,喜欢程度就会越深。这不但可以解释某些圈子或社群为什么设定了高门槛反而更有效,甚至可以解释爱情中某些相爱相杀的情况。再比如从政治学上说,如果你想在竞选中让手下对自己忠心,那就别给他们报酬,如果你付了报酬,他们就会不怎么喜欢你了;如果他们都是志愿的,那他们就会更喜欢你。这和《认知盈余》中论述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差异是吻合的。有很多不同的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Bloom教授的看法是,人们并不理解这种现象,却仍然会这样去做。
潜意识举例
下面说几个例子来感受一下潜意识的神妙。
阈下死亡意念促发实验
第一个例子是在社会心理学中进行的,涉及恐惧管理的一个实验,叫做阈下死亡意念促发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你报名实验后,他们会让你坐在电脑前,给你指导语「请回答屏幕上显示的问题」,然后问题会出现在屏幕上,诸如「你有多爱你的国家」「你对亚洲人有什么看法」「你对犹太人有什么看法」「你对黑人有什么看法」「你对素食主义者有什么看法」「你对那些与你政见不一的人有何看法」。
这些问题其实暗藏玄机,你并不知道在电脑屏幕上会有些词语快速闪过,它们闪现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至于你根本看不到这些词语,比如「尸体,死亡,垂死」等词语。「阈下」是指低于意识水平 ,也就是说你并没有察觉到自己在看这些词语。
实验结果表明,阈下词语的闪现对一个人如何回答那些问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处于死亡意念促发下的个体,会具有更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倾向,较少原谅他人,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其他种族或人民不那么友好。对于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解释,我们以后再说明。现在只想说明,这些你察觉不到的事情,即潜意识,会影响到你对问题的看法。
无意识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对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的研究中会表现得更加明显。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其他民族有极深的成见,但这些成见往往是他们自己无法察觉的,也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控制的。
你有多么爱一个人
我们再说一个实验。现在我这里有A和B两个组,每组各10人。首先我要大家在心里想着自己深爱的某个人(读者朋友你也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一下),你的女友、男友、爸爸或妈妈,想着就行了。之后发给A组每个成员一张纸,上面写着:请列出这个人的三个特征;发给B组每个成员的一张纸,上面写着:请列出这个人的十个特征。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的纸上写着什么,A、B组互不知情。写完后,请大家问问自己,「你们有多么爱这个人」。研究结果如下,在列举三个特征的组里,喜爱程度有所提高;而在列举十个特征的组里,喜爱程度有所下降。原因就在于此,我要想出某人的三个优点很容易,我女朋友漂亮,大方,聪明,真棒,我很爱她;而另一组的问题陷阱在于没有人会拥有十个优点,要列举出一个人的十个优点是相当困难的,当被询问到「你有多爱这个人」时,这些人的潜意识里有一个声音在说「我实在想不出十个优点来,看来我也并没有那么爱他们」。这个例子同样表明,你对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察觉,被要求列出十个优点的被试者降低了所爱之人的地位,接着当其被问到「你为何将爱人的地位降低了」的时候,他们不会说「因为你要求我想出十个优点来」,通常我们觉察不到真正改变了我们看法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演讲时问「你有什么问题」比「你有没有问题」效果要好,早餐店店主问顾客「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比「要不要加鸡蛋」更能多卖鸡蛋,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无意识和心理暗示的力量。
魔术
魔术我并不懂,近距离看过一次魔术师的表演,非常震撼。从魔术表演场景的合理切入,到魔术trick漫不经心地植入,从不断发挥演绎魔术最核心的灵魂概念,到不断去构建观众脑海中的画面感,一个好的魔术简直可以称得上心理暗示的应用典范。好的魔术师一定是非常好的催眠师,因为他们已经能够在很高程度上对心理暗示进行解读和演绎了。
总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弗洛伊德理论的大部分内容是遭到驳斥的,但弗洛伊德的理论确实在心理学的研究和日常生活的解释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无意识理论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弗洛伊德的核心理论正是基于此。只不过,他基于无意识理论演绎出的那些理论,很多都过于偏激,尤其是对性心理的理解。某种程度上,这甚至掩盖了他对无意识研究的光芒。弗洛伊德多少有点成了他自身成功的牺牲者。
我们常常低估了精神分析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让我们以一种自己难以察觉到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对弗洛伊德「三我」结构模型非常认同。
是的,无意识理论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说了这么多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只要提到弗洛伊德,大家能一下子想起无意识或潜意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