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从一个第一人称“我”来叙述对主角斯特里克兰的认知,关于“我”对于斯特里克兰的了解,大致可以分三个地点,在伦敦时期,通过“我”从他妻子的认知中,逐步认识斯特,接触斯特;在巴黎时期,又通过一个画家,来讲述他们一起发生的事;最后他流落到一个荒岛上,“我”通过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得到他的晚年生活。主线剧情大致如此,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都在这个主角身上表现了出来,但我觉得这并不是大家都喜欢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书中充斥了很多对于婚姻爱情生活的心得体验,简练精辟,发人省醒,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者花大量经历来描述斯特这个人,一定是有其道理的。这个人物他离经叛道,在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里安稳的生活了14年,突然放弃了一切,转去学者画画。他抛弃了妻子孩子,抛弃了工作,孤身一人去了巴黎,学习画画。虽然这样并得不到大家的认可,但他不在乎,没有收入,生活很拮据,他依然不在乎,他所关心的事只有他的理想。即便是生活在人群中,在这个社会里,他依然对人情世故保持着冷漠。这也便是本书名来源的地方,理想和现实,你要哪个,是选择仰望月亮,还是低头去捡地上的六便士,六便士也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寓意。
不知道大众是怎么想的,我对这个人物形象很认同,我相信每个人仰望你心中的月亮时,都会变得和其他人不同,这份孤独感使你热切的想找人述说,却无人可说。世间总会出现一些另类的人,对于规则,对于道德,并不会像很多人一样看重,有时甚至连遵守都会显得困难。他们有自己对于世间的认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情绪去表达,但至于他们的结果如何,小说和现实一样令人无奈,这种闹人的哲学问题,人类至今为止还在探寻答案。
虽然作者用了这么多的笔墨来讲述斯特这个主人公,他抛弃妻子,勾引良家妇女,还是一位崇敬他的朋友的妻子,这位朋友还为他的潦倒的生活里处处帮助,以正常的眼光来看这个人,这个人是一个坏人,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在“我”的讲述中,这个人的画,在后世价值不菲,被世人认作是天才。这个人是另我佩服和崇拜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怎么能做到这样,和很多东西一样,我认同,至于做不做,做得到与否,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人或许不理解这个人的含义,其实也没必要去理解这么无趣的人,它毕竟只是一个小说。至于人物的原型,更是无聊的很,也没必要了解,
这本书另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它对生活的经验,有些话语,没有经历,或者没有深刻体悟是很难讲出来的,更何况用这么精炼的语句。摘抄几句,附上自己一些拙劣的理解。
“有人胸前已沾满泪水,我不忍再洒上我的。”同情他人,并没必要一定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这么委婉的表达,更突出了一个人的性格。
“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难以知晓。”人类本就是感性的,很多感情我们是离不开它的,偏要一切都理性对待是不科学的,有些事,遵从自己的天性更令人愉悦。
“常言说,痛苦使人高贵,这不对;让人行动高尚的,有时是自满得意;而痛苦,往往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充满仇恨。”很直白的一段话,但我觉得并不是不对,应该是有几分道理。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心渴望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所改变——改变不可预知的冒险,我将踏上嶙峋怪石,哪怕激流险滩。”这就是主人公的做出令人惊讶决定的理由了。
“我那时还不懂得,人性有多矛盾;我不知道,真诚中有多少虚伪,高尚中有多少卑鄙,或者邪恶中有多少善良。”;“卑鄙与高尚,邪恶与善良,仇恨与热爱,可以并存于同一个心灵中。”偶像破灭的时候,很适合用这句话来表达。
“一个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的牺牲。”还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小说中想表达的是,对她做出牺牲,更像是表露出她的弱小,让她自卑,远比对她直接的伤害更加严重。
应该还有几句特别喜欢的句子,一时没找全,回读时补上。
斯特前妻子,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想法不一致,可以说是满足自己的虚荣,让人们看得起她,可以说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很现实合理。巴黎的那位热心的画家朋友,对自己的妻子百依百顺,甚至可以付出一切,也很常态,但他的妻子却没有享受那份真挚的爱,而是不屑一顾,跟了其他人。对于人性的刻画,作者真是游刃有余,这些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
小说的视角主要是以“我”的叙述的,而我对待事情的看法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我”的成长,文中也没有明说,但仔细想一下,还挺有意思的。主人公是斯特,但视角确是“我”,中间又用了不同的视角、叙述方式,来描画斯特这个人物,在写作技法上还是十分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