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管理岗位和基层之间徘徊着,单位也变动了两次。每一次在新单位熟悉稳定之后,通过和基层老师的了解以及自己作为基层人员心里的想法,让我清晰的意识到,所有的工作都好做,唯有管理人的工作最难做。
其实管理人说难很难,说不难也不难。问题的根结在于要找准了方向,使用对了方法,那么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人其实从内心深处,大家都渴望平等,渴望尊重,渴望获得认同感。只要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那么,深入人心是势在必得的事情。
首先,作为管理层的人,不能高高在上,只行使自己的管理职责。更多的时候,如果想要深入人心,要放得下架子,舍得下面子和基层的人同吃同做同干,领着大家一起干。这样,所有的人看到了管理者的以身作则,亲力亲为,相信所有的基层人员都不至于表现出很明显的不服从态度。如果管理者能放下面子和放下架子,和基层人员打如一片,这样反倒让所有的基层人员高看这样的领导,觉得领导亲和力强,有干劲,有的人偷懒的念头将会在无形之中打消。
其次,是多发现基层人员的优点和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多肯定赞扬发现问题可以用委婉的方式,包容他的第一次错误和问题,相信类似的问题在今后的时间里,被管理者肯定不会屡次再犯。
在管理中切记一贯使用没有人情味的扣分制度。如果要求和制度只是在制定给员工去做,作为管理者和领导并不以身作则,这样的管理效果应该会适得其反。因为他没有公平公正的看待所有的教职工,而是把自己单单视为领导。这样一来,上下级关系是很分明,就会出现工作中你推推他动动,你不推他原地不动,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一个单位要有一股正气,要有一股积极向上的风气,让后来的新员工只要步入单位里之后,都会受这种正气和风气的引领,朝着好的方向行走,这样的单位就管理出了属于自己文化和内涵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无形之中督促着大家,按部就班的在单位里履行约定和规章制度,而不仅仅是被管理。
以身作则的领导者,容易在大家心中树立德高望重的高大形象,这样的管理者才会让所有的被管理者心服口服,这样的形象也配得上管理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