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见面说起最近状况,夫妻两人才给儿子买了辆车跑滴滴。
去年夏天,儿子跟两个同学合伙投资卖串串。西安的夜市串串生意确实很火。
几个青年满怀热情在临街租了店面,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投资的几万没有收回,还因为生意,多年的兄弟反目。
儿子闲赋在家无所事事,朋友看着也烦。
但是,没有大学学历,出去应聘好的单位门槛就挡住了;
出力的工作儿子拿不下,也不想干。
眼看着二十好几的人天天窝在家里打游戏上网,夫妻两人谁都没辙。
后来还是儿子看到有同学家里买车跑滴滴,就说刚好他有驾照,给他买辆车,他也能跑。
一了解要二十多万,两口子脑袋发麻了。
儿子不管,说你们不会出去借钱。
两口子商量不行就把住房公积金提出来,再借点。东凑西凑给亲戚好友打电话,终于凑够了车钱。
听着朋友的话,想想身边啃老的孩子何止这样一个呢?
2,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天天盼长大;等成人了,不在为他们的吃饭穿衣发愁的时候,又开始为他们的学业就业恋爱苦恼。
上学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花几万十几万上重点上附中;
毕业后,托人找关系想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离家近工资高。
这所有的种种,是孩子自己愿意这样选择的么?
3,
国内传统的家庭教育,父母喜欢大操大办;凡事替孩子做主。
专业,要读父母看得上的专业;工作,要依靠父母的关系找的才是好的。
其实,父母是一部车,孩子是另外一部车。
父母一直不撒手,孩子永远学不会自己掌握方向盘;孩子就一直依靠父母修方向看路行驶;久而久之,孩子也懒得自己驾驶,遇事就甩给父母,自己躲在一边清闲。即学不会在行驶中如何妥善处理危险,也体会不来自己驾驭行走天下的乐趣。
4,
许多通过自己努力打拼的夫妇深知让孩子自主独立的重要性,早早送孩子出去住校,或者鼓励孩子出去工作;因为在父母身边,孩子永远无法真正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自主的生活,永远无法真正成长起来。
5,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家长适当的撒手,常说人的两次长大: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受约束的育儿园;一次就是远离父母在外工作;完全靠自己判断,靠自己照顾自己,靠自己奋斗;再没有恩师同学的温暖,没有家庭的庇护,相反,孩子迅速成长。
6,
接受孩子是独立的一辆车,等有一天,孩子自己掌握了驾驶,天高地宽,只要孩子愿意,他想去哪里都可以自由来去。
而作为父母,有一天,我们老了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还能修正自己的驾驶,也就仍然可以自由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7,
父母是独立的,孩子也是独立的;父母不放心孩子,以为自己驾驭控制就可以帮助孩子躲过危险,这其实是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