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部书的题目的时候,我以为在关键时刻的一句话能顶一万句的废话。这当然是我对字面意思的理解。当我如饥似渴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却不这么认为了。
书分为两部分。上部《出延津记》,主人公是一个叫杨百顺的人。虽然名字叫杨百顺,但是他的一生一点儿都不顺。其实顺不顺跟名字也没有关系,因为后来他改名为吴摩西的时候,也没有一帆风顺。出生在一个磨豆腐的家庭,但是他却不喜欢这个行业。他喜欢罗长礼的喊丧,可是喊丧又养活不了自己。于是,他就干了各式各样的工作。学杀猪、学可竹子、给人挑水、给县长种菜等等。直到有一天娶妻,娶了二婚带一个孩子的吴香香。可是好景不长,吴香香又跟人跑了。他都带着孩子假装去找吴香香,结果把孩子巧玲也给弄丢了。这样一来他就不敢回到原来住的地方。于是就四处流浪,后来在陕西落了脚,又成了家,有了子孙后代。
第二部分是《回延津记》。这一部分的主人公是牛爱国。如果论起来,牛爱国还是杨百顺的外孙。牛爱国与杨百顺有着共同的窝囊命运。牛爱国在家排行老二,从小父母就不待见。幸亏后来去当兵,认识了几个谈得来的战友。可是退伍之后战友都回了自己的家,他想找个聊天的人都找不到。刘爱国和他的妻子感情不好,无论他为庞丽娜做出多大的牺牲,庞丽娜的心一直没有在他的身上,最终庞丽娜还是跟人跑。他也跟他姥爷当年一样假装去找。结果差阳错的到了延津,相当于是他姥爷的家乡。
此时我突然想到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同的,但是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本书中描述了许多许多的家庭,还有各式各样的夫妻关系,形形色色的丰满的人物。最让人觉觉得就是作者刘震云的构思。一个故事,一个人物,绕了十圈儿,八圈儿,最后还能绕回来。每一个人物都好像是一个闭环的轨迹,从出生到老死。一开始读好像感觉跟《天方夜谭》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同故事套故事,但读完这本书又觉得他不同于《天方夜谭》。这本书故事的构思在一个大循环里面,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却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这棵树的枝枝叶叶都会清晰的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从内心感受到这棵树的茂盛之处。也就是说他是具体可感的,一点也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