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 · · ·
刘震云,男
代表作:《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其中《塔铺》获1987-198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内容简介 · · · · · ·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投诉
目录 · · · · · ·
编者荐言 一句胜过千年
上部 出延津记
下部 回延津记
语句摘抄 · · · · · ·
1、世界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2、在接下来的一些经历中,了解自己想要去哪,虽然那可能意味着他将永远在寻找的路上。
3、离开或许可以淡化伤害和争执,但是孤独还是如影随形,这是一种原始的,固有的孤独,无论是在生活里如何折腾也拍脱不掉。
4、生活还在继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这种“活法”存在于一遍遍寻常的对话中,在一遍遍地寻找中。
5、从一开始彻底明白,隔了太多的起起伏伏和无法挽回的无奈,共同造就难以言说的悲剧色彩,他是多重的,是你的也是我的,更是大家的,是说一万句也无法化解的障碍,是喧嚣,无法消解的孤独,也是这片土地上无法跨越的鸿沟。
6人这一生最终还是要面对“孤独”,一个人的孤独不算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才算是真正的孤独。
读后感 · · · · · ·
这本书一共写了两段故事,也就是出延津和回延津,这两个故事分别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就是杨百顺另一个则是牛爱国。
出延津讲的是杨百顺这个人在家里受了委屈,大哥因为家里老杨的帮忙娶了个达官贵人的媳妇儿,老秦家的女儿,三弟由在镇政府混了个差事,都比自己混得好,而这一切都是父亲老杨安排的,理由更是荒唐至极,以为杨百顺是三兄弟中最机灵的,但是现在他是昏的最差的一个。他是在是不想在家里受父亲老杨的气啦,决定出来,离开延津。
离开延津,他每天吃不饱穿不暖,勉强度日,偶然的机会他认识来老詹,老詹是个传教士,杨百顺为了讨口饭吃更名为杨摩西,这是他第一次改名,对此太难过没有特别难过,因为本来和老杨就不怎么合拍,也不会觉得难过。又结识了一个寡妇吴香香,吴香香带个女儿叫巧玲,孤儿寡母度日挺不容易,这时候,就有人介绍他俩认识,并且他俩很快结婚。杨摩西相当于是入赘,跟了吴香香的姓,他觉得反正名字已经是改过一次了,这次把姓改了也无所谓,这是他第二次改名叫吴摩西。 很快他就发现,他和吴香香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吴香香和老高好上了,并且她打算把吴摩西和老高的媳妇儿甩掉,这事让吴摩西知道之后,很是气愤,他想杀了老高的心都有,这个时候巧玲的出现,温暖了吴摩西的心,他想不为别的就为巧玲他也不能干这种蠢事。但是当他再次回到家的时候,吴香香和老高已经逃跑了,吴家人不愿意就要求吴摩西出去找吴香香,吴摩西自然是不愿意的,但是又迫于无奈,只得领着巧玲出来转转。但是他们出来没多久,就遇到店铺里的老尤,吴摩西对于老尤是完全信任的,可是老尤借口出去找吴摩西把巧玲拐跑了,这次真的把吴摩西急坏了,由原来的假找,变成现在的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