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二十二——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最终内化为“我是中国人,我热爱我的祖国,我愿意为她美好的未来而努力”的自觉行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

作为初中班主任,我以为应该从看,听、说、读、写、行等这几方面来进行。注重体验与启发,避免单纯说教。

一看,视觉是最重要的感觉,在各种感觉中起主导作用。参观长城、天安门、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祖国山河之美。

二听,贯穿在学科中,听英雄模范、科学巨匠(如钱学森)、历史人物(如林则徐)的故事,榜样育人。听爱国歌曲。加深对国家历史、地理和文化的认知,形成初步的国家认同。

三说,通过历史课,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苦难与奋斗历程,懂得“我们从哪里来”。结合不同的节日,设计演讲、诵读活动把自己的感悟讲出来。

四读,读诗词古文,读时事政治(如航天成就、冬奥会、脱贫攻坚),开展课堂讨论,感受国家发展。

五写,思政、历史、政治课上,引导他们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理解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及其复杂性。进行条理的阐述

六行,即行动,充分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和国庆、抗战胜利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体验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


集体观礼


必胜


纪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