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介绍学法
我们拿到一个作品,特别是古典作品,一般来说可以从文字的层面,从文学的层面,还是从文化的层面去进行一个研究。当然我们今天这堂课主要是从文化层面带领着大家去认识、去思辨。这节课我们学习《陋室铭》,不需要作笔记,主要是朗读、思考,我主要从文化层面带领着大家去认识、去思辨。这堂课有三次讨论三次思考,第一次识别今人之歌唱,第二次思辨今人之研究,第三次思辨今人之追问。
二、识别:今人之歌唱
1.听录音。积累“铭”这种文体。学生个人读。
2.思辨:《陋室铭》被后人不断的传唱,每一次传唱都是现代的作曲和作者对他的诗歌的理解,推荐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你更赞赏每首歌的处理?
播放两个不同的演唱视频。学生听后说感觉:你觉得哪一款歌唱,更符合你心中的《陋室铭》?
学生自由说。教师提供思辨小支架:中国知识分子的三种典型活法。联结《爱莲说》,引导学生思考:刘禹锡到底选择的是陶渊明的菊花式人生,还是周敦颐的莲花式人生?
小结:第二首更符合一个摇滚青年刘禹锡的生命状态。
三、思辨:今人之研究
《陋室铭》到底是不是刘禹锡写的?
思辨小支架:刘禹锡一生的诗路,刘禹锡的超爽人生。
听诵读与生个人诵读相结合,通过诗作梳理刘禹锡人生站点:
苏州和长安:《赏牡丹》《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33岁)
兰州:《秋词》 《浪淘沙(其八)》
京城:《玄都观桃花》
连州:《送曹璩归越中旧隐》 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
衡阳:祭柳宗元(47岁)
夔州:《竹枝词》(50岁)
安徽马鞍山河州:《陋室铭》(52岁)
扬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南京:《乌衣巷》《 金陵五题·石头城》
长安:《再游玄都观》
苏州:《赠李司空》
泸州、同州、洛阳:《 酬乐天咏老见示》
回溯:关于《陋室铭》的这两个故事,联系这个文本,也可以联系他一生的诗路,你认为哪个版本更靠谱?
师生交流观点。教师观点:第一个版本更靠谱。理由一:对名满天下的男神,一个小知县没有必要难为他;其二,不管从当时的年龄背景、时代背景,以及作为一个男性到了五十多岁的这种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我更觉得这个故事是后人编出来的。
生齐读《刘禹锡的一生》
三、思辨:今人之追问
刘禹锡的超爽人生咱敢不敢要?
学生自由谈感受。
教师提炼:刘禹锡超爽人生的成本:超人的绝世才华,超级健康的身体,超级坚定的三观——对国家对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自我: 我就是我,不管如何,我就是要做自己,必须做自己!
人生是一个破惑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刘禹锡破了位置惑,破了地位之惑,名之惑,名利之惑财之惑,金钱之惑,甚至潮流之惑甚至终级之惑。
再问,刘禹锡的超爽人生你敢不敢用?
刘禹锡破了很多惑,有一个惑没有破,仇之惑。他遇到很多小人,他把他对这些小人的怨恨一辈子都埋在心里,时机一到他就要表达出来,从年轻到中年到老年,永远有那些小人在内心干扰他,他没有获得真正的宁静,否则他就不会跟逃犯较劲了,他也不会跟玄都观较劲。有比他段位更高的人,有比他更牛的人。
(屏幕出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甲骨文的爽字原意是什么?明亮,通透,真正的爽的人生,不是怼人的人生,真正的爽的人生是活得清楚,活的明白,懂得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该让,什么时候该晴空一鹤排云上,什么时候应该低头弯腰。
回顾课堂的三次思辨:
思辩一:今人之歌唱:理解迵异
思辩二:今人之研究:石破天惊
思辩三:今人之追问:振聋发聩
我的思考:
这节课的三个环节,三次思辨,各有所指。第一次思辨,听两首歌曲,辨别哪一首最符合《陋室铭》的主旨。这是一个高站位的问题。不是针对文字、文言、文意的理解,而是指向对文章主旨的感知。刘禹锡写这篇文章是标榜自己的隐逸情怀还是表达自己奋斗不止的志向?用听歌曲比较分辨的方式,化繁为简,灵动巧妙。
第二次思辨,《陋室铭》到底是不是刘禹锡写的?或者说《陋室铭》相关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思辨的方式是梳理刘禹锡一生的诗路一生的经历。通过这些诗歌,走近刘禹锡其人。这个环节看似繁琐冗重,其实大有深意。首先,学生对刘禹锡其人其志其性格有了深入的理解,解决了真假问题,其次,为下个环节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环节的梳理奠基,后面的升华、打通就缺少力量和通道。
第三次思辨,刘禹锡超爽人生你敢不敢要?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学习刘禹锡超人的才华、健康、三观;通过“爽”的本意,让学生看到刘禹锡的不足,要通透明亮,要懂得忍让。这个环节特别精彩,对第二个环节的梳理进行了提炼总结,达成人文价值的开掘和融通。
巧妙设问,开放性设置活动,精准搭建支架,是这节课传神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