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武风霞老师的一节直播课《统编教材古诗文解读与教学设计》。我早就知道武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语文教师,还在教师成长学院的小学语班担任导师,从没有想过能够听到她的课。一是因为,感觉名师离自己很远,二是因为她是语文老师,我教的是英语,这样机会就更少了。没想到今天梁娜茹老师分享到群里的“名师之路”教师公益直播课,我看到了“武风霞”这个熟悉的名字,我赶紧扫描入群,亲耳聆听了武老师的课,实属荣幸。
听完课,我的感受是,武老师对古诗词教学研究的非常透彻,对诗词、诗词之间的联系以及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知识都挖掘的很深,注重从诗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诗词进行深度解读,为我们呈现了很多诗词背后的故事,也让我们对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
武老师先引导我们如何解读古诗词?1.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这仅仅是指诗词的意思,还要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用典。2.要关注诗词背后的故事。3.关注诗文呈现的空间和情感。4.找寻同一课诗文的共同点。
怎样教古诗词,武老师通过例子为我们呈现了几种方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
1. 通过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教学
《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这三首都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诗,武老师从三首诗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对比解读。相同点——都是中国传统节日。不同点——1.习俗不同2.情感不同。然后引出《元日》作者王安石的政治家改革家的身份,让我们了解到了这首诗折射出来的含义——表达作者对改革成功的期盼。(这是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的。)
2.抓住有特质的两首诗带一首
《出塞》(王昌龄)《凉州词》(王维)《夏日绝句》(李清照)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前两首都是送别诗,但《夏日绝句》好像有些不搭边。但武老师运用了“抓住有特质的两首诗带一首诗”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前两首,我们知道了两者之间关于战争的场面描写的基调不同。(幽静——热烈),让我们明白了两首诗者都有关于“人”的介绍。——“万里长征人未还”,“古来征战几人回”,由飞将李广,引入《夏日绝句》中的项羽,
3.通过语文要素的落实进行教学
武老师对《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塞下曲》(卢纶)《墨梅》(王冕)这三首诗的教学运用了“通过语文要素的联系落实教学”的方法。前两首诗,作者从时间、地点、天气、人物、心情五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然后对比“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和“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使我们明白了诗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抱负和气节,对语文素养的体现“藏在语言里”“藏在行为里”“藏在感受里”。
这些诗词是我比较熟悉的,所以记得清楚点。 尽管我不是语文老师,但听这样的课对我陪女儿学习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这次听课,受益匪浅!感谢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