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这是诸多国家发展的通则,课程改革也是同样。“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课堂异化、学校异化、人格异化,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应试教育”同当今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在改革中又产生了许多困惑。
作者认为三个瓶颈导致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第一个瓶颈高考制度滞后;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滞后;十第三个瓶颈教师研究滞后。
二、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第八次课程改革就是从课程总体设计到课堂教学设计,始终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整体课程设计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全新的话语系统规划了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蓝图,反映了当今时代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的进步趋势,明确提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改革基本理念, 不仅推出了“三级课程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而且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一整套推进大众主义教育的改革方案,包括强化品德教育,关注人文教育,重视媒体教育,确立两种课程,等等。
摡括起来,按照《纲要》的规定,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三、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课程规划。任何课程都有一个课程规划的问题,这一次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在这方面迈开了回归专业的小小的一步。从《纲要》文本来看,体现了国际教育界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
基础理论。纵观世界各国课程文本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里程碑—— 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课堂教学。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几十年一贯制,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课堂教学的变本质并没有改变。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能力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四、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
建国之初大张旗鼓地学习苏联教育学的运动和教育经费的投入,造就了新中国教育的早期建设。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国家规模的课程改革,倘若没有相应的舆论准备,没有新一轮强有力的概念重建运动,没有必要的配套经费的支撑,那是不可想象的。新课程的实施,呼唤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而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形成,是需要新的概念重建运动作为支撑的。
这一章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观点需要我们去践行去贯彻,诸如“扩大大学自主招生权”、“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学会分享”、“教育要均衡发展”、“投资教育就是投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等等。